道家修炼之旅:如同丘处机在龙门七载的历练
在金大定二十年的春天,一个衣着简朴、超凡脱俗的道人来到了陕西龙门洞。他的名字是丘处机,字通密,道号长春子。这位孤独的来访者改变了这座大山的历史和命运,为这座神奇秀丽的大山留下了传承千古的全真龙门法脉。
丘祖始由磻溪来到龙门山,这是他三十二岁的一年。在磻溪,他以苦炼性习儒参道,日夜精进。他深厚的儒学功底与精研道学相结合,一方面践行丹功,一方面吟咏作诗。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习与修道并进。
丘祖在磻溪六年后,以深厚的扎实基础迁居至龙门洞。这里不仅有重阳会,也有马丹阳祖师常住的地方。丘祖爱上了这个胜景佳境,并愿意留下。在这里,他不但在道功上获得巨大成就,同时也使得龙门洞山水增光、草木增辉,成为全真道士顶礼朝拜的圣地。
初来龍門時,丘祖一人獨居,所以要親自到林中取柴。他說:“不怨深山自采樵,山中自有好清標。”雖然採樵是一件辛苦的事,但穿梭於茫茫林海之中,可領略大自然無限風光,也是趣事。
丘祖所居之洞即現在龍門道院中七真樓後面的石洞,這個洞口離地面有一丈余,有攀木梯可上。這個洞口高五尺,大內小外,有一小洞可以供一人打坐,是當年的丘祖修真炼养之所。
隨著時間推移,由於龍門周圍少有人家化缘較困難,因此信徒們會不定期地送一些甘粮食物給他,以解決吃饭的问题。而這些經歷也讓他寫下了《飲食高呼天外鶴》、《摩雲仰看峽中的雕》等詩句,這些詩歌充滿了對生活簡單和内心寧靜的心情。
随着时间流逝,大约在第三年,当时的情况又发生了一些变化。当时的人们开始求教于他,他们纷纷前来拜访,无论是公卿王妃还是士庶百姓,都希望得到他的指点和帮助。在这些情况下,他用诗作为一种方式去谈论修行和教化,对方人的具体情况因才施教,为他们指出一条适合每个人自己的正确修行之路,让他们看破世事、迷途知返早日求 道修真。
当时太平岁月,不久后自然灾害频繁降临,使得陕甘两省陷入饥荒,而当看到众生受苦的时候,他写出了《因旱作》、《愍物》等诗歌,用自己的言语表达对此景象的心疼和悲哀,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济世利民的心志。他认为自己不是只为完善自身,更重要的是要关心社会及人民福祉,在艰难时期仍坚持正义,与众生共患难。此刻,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已经成为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隐逸”,远离尘嚣,与世无争,却依旧关注着世界上的种种疾苦,不忘其济世利民的情怀,从而被后人尊称为“慈悲”、“智慧”的先贤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