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巨大成功,引发了对其深层意义的广泛讨论。影片不仅以其丰富想象、精彩特效和高频笑点赢得观众青睐,而且在触动人心的方面也展现出了独特魅力。这部电影是一部浓郁道教文化韵味十足的作品,从元始天尊施下“天劫咒”到太乙真人的吃酒贪杯,再到丹书黄纸上的“傀儡符”、“换命符”以及解锁乾坤圈的咒语“急急如律令”,这些元素都充满了浓厚的道教气息。
熟悉道教文化的人会认识到,“我命由我不由天”是抗争命运的一句典故。这句话在老子的《老子西升经》、《抱朴子·内篇》、《悟真篇》和《真气还元铭》等多个地方出现,强调了自主选择,不依赖于外界力量。电影中小哪吒说:“去你鸟命,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才算!”这正好体现了个人掌握自己的命运,无论是作为“魔丸”还是“灵珠”,一切都是自己选择。
影片中敖丙和哪吒之间的情感纠葛,以及他们对待善恶的问题,也让人联想到老子的思想。在老子的看来,善恶并非绝对,而是一种相互依存关系。“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即使是最为人们公认的大善、大美,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学会超越简单的黑白分明,而是在复杂的情况下做出正确选择。
影片中的敖丙代表着美好与正义,是“仙”的象征;而哪吒则代表着丑陋与破坏,是“魔”的化身。但这样的分类并不简单,它们之间存在着互补和转化。在陈塘关事件中,小女孩被救的是敖丙,但当时刻紧迫需要抢救时,那一幕却又反映出了一种更深层次的心理冲突——爱与恨、救赎与牺牲在此刻交织。
最后,这场关于谁是仙谁是魔的问题,最终揭示的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所认为的一个角色。当我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并勇敢地选择成为那个真正属于自己的版本时,我们就能像小哪吒一样,一定程度上改变我们的命运,从而实现“我命由我不由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