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爆炸性口碑和票房不仅打破了传统翻拍作品遭受批评的“魔咒”,而且以其独特的想象力、精彩的特效和高频笑点深受观众青睐。同时,这部电影也触动了观众的心,让人们在赞赏其丰富内容的同时,思考它所蕴含的情感意义。
这部电影是对道教文化的一次深刻挖掘,从施下“天劫咒”的元始天尊到吃酒贪杯的太乙真人,再到丹书黄纸上的“傀儡符”、“换命符”以及解锁乾坤圈的咒语“急急如律令”,都充满了浓郁的道教气息。
对于熟悉道教文化的人来说,“我命由我,不由天”是一句非常熟悉的话,它出现在多个古代文献中,如《老子西升经》、《抱朴子·内篇》、《悟真篇》和《真气还元铭》,都是关于抗争命运、主宰自我的强烈表达。在这个背景下,小哪吒说:“去你鸟命,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才算!”这是对自己的选择最终决定自己的生命意味着什么——没有任何事情是注定的,只有自己才能决定自己的未来。
影片中,“灵珠”代表着美好与正义,是“仙”,而“魔丸”则代表着丑陋与邪恶,是“魔”。连神明都亲自降下天劫来毁灭它,故事展现了一种关于善恶界限并非绝对,而是相互依存。“大直若屈,大白若辱”,我们的内心坚持的是非善恶绝对标准,但又如何保证这些不是我们自己的成见?
小哪吒从形象到行为,都很有那种不可一世的情绪。尽管他脖子上挂着乾坤圈,但长大后仍旧是个黑眼圈、塌鼻梁、吊儿郎当的小混蛋,对陈塘关造成三十层地震。他在苦心为父亲准备的地图上捉弄师父太乙真人,并把山河社稷图烧得满地打滚。在拯救黎民过程中,他甚至直接把被妖怪海夜叉抢走的小女孩扔回给妖怪。相反,敖丙温文尔雅、谦逊礼貌、知恩图报、大度宽厚,是一个集所有好孩子优点于一身的人物,他的一袭白衣更是令人惊艳。
然而,就像老子的《道德经》所言:“善者万物之母。”善与恶既不是单纯存在,也不能完全割裂开来。这一点就像影片中的敖丙和小哪吒,他们彼此作为唯一朋友,却在战斗时扮演不同的角色。“灵珠”杀人,“魔丸”救人,善良与邪恶都不再纯粹。这正如老子所说的那样,有无相生,难易相成,一切皆需两面共存,以至于能使我们拥有选择成为谁——即使那意味着超越传统定义中的“仙”或“魔”。
因此,这部电影不仅展示了一个关于个人选择与自主性的故事,同时也是关于理解爱意及接受真正身份的一个探索。在最后,小哪吔明白到了父亲李靖深沉爱意后的决断,也接受了父亲留下的遗志,最终找回了属于他的身份。所以,无论是否称作“仙”,还是被称作“我”, 这一切最终都取决于我们自己——因为“我命由我,不由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