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欲则刚道德经中的智慧与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对话

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爆炸性口碑和票房一再打破了翻拍电影常有的不利形象。影片中“魔童哪吒”的形象是对原著大胆改编,既保留了原作的情节,又以独特的方式呈现。观众们在为其丰富想象、震撼特效、高频笑点点赞的同时,也会深思它触动人心的所在。

这部电影充满了浓郁的道教文化气息,从施下“天劫咒”的元始天尊到吃酒贪杯的太乙真人,再到丹书黄纸上的“傀儡符”、“换命符”,以及解锁乾坤圈的咒语“急急如律令”,每一个元素都蕴含着深厚的地教韵味。

熟悉道教文化的人知道,“我命由我不由天”是抗争命运的一句名言。这句话在《老子西升经》、《抱朴子·内篇》、《悟真篇》和《真气还元铭》等多处提及,它强调的是个人自主,不依赖于外界因素来决定自己的命运。

影片中的小哪吒说:“去你鸟命,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才算!”他没有什么是不可以选择自己的,自己的命自己说了算——这是“魔丸”转生的哪吒给敖丙的小结论。“灵珠”和“魔丸”同生于混元珠,如阴阳两极,看似截然相反,却又同生互补,对峙而统一。

这样的设定让人联想到老子的《道德经》,其中提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我们的心中那些固执的是非善恶的大正判定,有谁能保证不是我们自己的成心与偏见?

影片中,“灵珠”代表着美好与正义,是仙;“魔丸”则代表着丑陋与邪恶,是魔。在故事开头,“灵珠”成功注入龙蛋,而小哪吒就成了倒霉的本尊。从形象到行为,小哪吐全身心地表现出一种特别不可一世且破坏力的存在,这就是他被称作小魔头的一个原因。

此儿一出结界,全陈塘关都要抖三十抖。在苦心准备山河社稷图时,小哪吔除了捉弄师父太乙,还烧得满地打滚。在救民除妖过程中,他甚至直接把救下的女孩扔回给妖怪海夜叉。这种举止让人们看到,在他的内心里,那个单纯而缺爱的小男孩正在寻找属于他的位置。

然而,就像《道德经》所说的那样:善与恶既不是绝对也离不开彼此。“灵珠”即便是个温文尔雅、谦逊有礼、知恩图报、乖巧懂事、小白衣飘然出场的人物,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他也会做出一些似乎并不那么光明磊落的事情。而赤子之心又如此单纯,当知道父亲李靖曾为了保护他而牺牲生命时,那种委屈就像火山爆发一样无法抑制地爆发出来。他忘记了所有关于妖怪的事,因为那份希望让他相信自己能够改变一切。

最终,只有当父亲深情真挚的话语触动到了他的心弦,他才真正意识到了爱是什么,并接受了父亲赠予他的力量。那份爱,让他明白,无论如何,都应该靠自己来定义自己,这样的觉醒使得任何人的努力都变得可能,即使面对困境,也不会放弃战斗,最终成为那个能够掌控自身命运的人类角色。这也是为什么这个故事向我们展示,我们并不是固定不变,只要有勇气去追求,那么任何事情都是可改变的。如果有人问你,你认为这个世界上谁更接近于完美?答案或许就在你的手指间,你只需用力握紧,然后告诉世界:“我是我,不属于别人的。”

(文章作者: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