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药方孙思邈的草本智慧

在中国道教史上,独以医学著称于世的道士,唯有孙思邈,并被后世尊奉为“药王”。道教宫观里有“药王殿”,而遍及民间的有“药王庙”。孙思邈首先是位医学家,因医理通达、医技高明,而被朝廷敕为命官;其次是具神秘色彩的“真人”,他德医高尚,重视养生,济世活人,活了一百多岁,被后世称为“神仙”。

孙思邈自幼遭受风冷,缺吃少穿,为寻医看病,几乎化尽了家的收入和田产。他的聪明过人,每日能诵读千余字,在老师眼中十分出众。十七、八岁时,他爱好读论《老》《庄》及百家之说,也很喜欢佛教经典。

唐太宗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太宗下诏延请孙思邈。孙思邈应诏来到长安。当时,大将军扬坚辅政,有关史料恐不准确,便多次请教孙思邈。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孙思邈根据行医经验撰成了《备急千金要方》,共三十九卷。

显庆二年(公元657年),唐高宗诏令检校中书令许敬宗等人会同名医撰写《唐新本草》。第二年,孙思邈被召至长安,在编写过程中,不仅对陶弘景《本草》作了订正,并增补了百多种自己曾实践有效的药草。

由于参编有功,唐高宗李白亲自召见,并授予谏议大夫职,但孟子固辞不受。他愿到殿中省尚药局工作,因此,被授承务郎。这一任上,他因时间充裕,更精研医学和道教典籍。

在特殊的情况下,还为朝廷命官看病治病。大理寺卿赵某患风湿性膝关节炎,由于针灸治疗,一月余天气痊愈。此外,“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也由他治愈疾病并拜师学习。

最后,在开耀元年(公元681年),撰成三十卷《千金翼方》,然后无疾而终,其遗嘱薄葬,不藏明器,不奠牲牢。他传世著作达七十七种,加上一些节本总八十六种,其中最著名的是《千金要方》、《千金翼方》,被后世奉为医学圣典。在历史上,被誉为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道士,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