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道教史上,孙思邈以其卓越的医学造诣和深厚的道家修炼成就,被后人尊称为“药王”。他的医术不仅在当时享有盛誉,而且影响了数百年,他的一些著作至今仍被视为医学宝典。孙思邈的生活始于贫穷,但他通过坚定的学习和实践,最终成为了一位真正的道士,无私奉献,不求名利。
孙思邈出生于西魏文帝元宝炬大统七年的一个农民家庭,自幼体弱多病,却因聪明过人而受到老师器重。他热爱读书尤其喜欢《老子》、《庄子》及其他各家的学说,也对佛教经典产生了浓厚兴趣。在洛州总管独孤信路过华原时,他惊叹于这位爱好学习的小男孩,将来定会有所成就。
后周宣帝时期,朝廷多事之际,孙思邈隐居秦岭太白山中。当时,大将军扬坚辅政,对孙思邈下诏征召为国子博士,但他托疾不就任,并预言:“五十年后,有圣人出现,我才出来帮助。” 隔世之后,当唐高宗贞观十年召见他时,他已经达到了仙境般的人生状态,被誉为“神仙”。
孙思邈致力于研究养生、医疗保健,并撰写了《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共计四百九十六卷,其中包括诊疗、针灸等内容。他主张“济世活人”,并制定了救疾济危、无欲无求的标准。他的医书中记载了大量草药,这些都是他亲身探索和收集的结果。他还提出了复方治疗法,一方可治多病,或一病可用多方治疗。
唐代末期,因瘟疫流行,僧侣和道士借机骗取钱财,而朝廷禁止他们游医治病。孙思邈遂隐居五台山,在那里继续研磨丹药,以备将来为民服务。此外,他还参与编纂《唐新本草》,并撰写注释,为道教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特殊情况下,孟浩然曾请教他针灸与导引,并从师学艺;卢照卿也拜访他,从此两人友情日久。尽管如此,当武则天称帝之初,她无法祛除大旱,就不得不寻找孙思邈协助祈雨。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大雨倾盆而下,此事件加强了人们对于他的崇敬程度。
最终,在开耀元年(公元681年),孟浩然撰写完毕三十卷《千金翼方》的修订版。在同一年冬季,由于自然原因逝世,其遗愿是薄葬,不藏明器,不奠牲牢。当尸体放置月余后,其颜貌如生,没有任何迹象显示死亡,因此人们普遍认为其已成仙升天。而他的传世著作达到了七十七种,加上节本总八十六种,其中最著名的是《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被后世奉为医学圣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