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美术中的神仙画作:从无形到有形的艺术转变
在东汉末年,道教作为本土宗教,以我国古代的原始信仰、巫觋、方术、卜筮为基础,并受儒家思想影响,同时吸取了佛教的某些组织形式。近两千年的时间里,道教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历代艺术家与工匠提供了创作的丰富源泉。
《老子想尔注》中提到的“道至尊,微而隐,无状形象也”,《道德经》中提到的“朴”和“隐无名”,都说明了“道”的特性,即无形、无名、无象,是不可知见的,因此无法用形与像来表示。因此,早期的道教并不注重对偶像崇拜,但随着南北朝时期,对神仙崇拜开始出现,这时佛教造像礼仪对道教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学者陈国符指出,在宋代,已有明显地形成了以天尊及左右二真人为主体的一种画像风格,而梁陶弘景所立之堂则未置像,这表明梁时尚未普遍使用神像。在北魏太武帝时,就已经刻有天尊及诸仙之像供养于坛宇。这意味着,从南北朝起,“所以存真者系想圣容”而不仅仅是依靠实际存在的事物,因此,用丹青金碧描绘神仙“圣容”,通过祀奉达到修身养性乃至成仙得道。
神仙在道教中是对“道”的形象化体现,是得 道成仙目标和最后归宿,因此对于其造构极为重视。随着时代发展和传播需要,不同的地位神仙被不断地吸收和造构,最终形成一个庞大体系,其中最高级别的是三清尊神,即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最著名的太上老君。
这些按照人间秩序创造的人间官职,如玉皇大帝及其官员,以及地方性的山川守护者等,都被赋予相应面貌,使他们成为典型化的人格化人物。而这也是为什么后世将它们表现出来并且使它们具有生命力的原因。
由于佛法与日益增强,与此同时为了生存下去以及提高自己在社会上的地位,许多宗教学者试图借助艺术手段来提升自己的地位。这包括尝试高举旗帜如王浮所著《老子化胡经》,以及利用各种形式来吸引人们归顺,比如制作或绘制有关这个领域内事物的小作品。在这种背景下,一些新的类型出现,如老君像是尊人的图案等,都在这一时期开始流行起来。
因为不同位置或功能不同的这些人物,其雕塑或者绘画也有不同的要求,所以逐渐建立了一套规范,它们超越一般意义上的美术作品,因为它们不仅要反映外观,还要符合一定规则才能显示出其真正意涵。此外,还有一系列仪式必须遵循比如木雕塑制作前先进行开斧仪式,将香灰放入孔洞以避邪,然后点眼并伴随诵经礼拜,只有经过这样的程序才能够展示出其真正精神实质。
自南北朝以后,这种反映与体现于壁画、造像是、高级水陆画等方面,最终演变成了中国独特的一种美术风格——即我们今天所说的中国古代宗派美术(特别是当今称之为「密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