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文化中,老子道德经的感悟深刻体现了“劝善”的重要性。《太上感应篇》中的“语善、视善、行善”三善,是为人处事的根本。道教修行法门皆以“与人为善”为核心,因为在其教义体系中,“善”不仅关乎心态和人际关系,还与个人及子孙未来福报密切相关,这种思想被称作因果报应。
基于华夏农业文明独特性,道教将这一思想延伸至血缘关系,形成了“承负”的观念,以“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形象说明今时所做的每一份好事,都是在为日后的子孙栽下乘凉的大树;而享受的一切福泽,则是父辈祖辈辛劳积累的福德。
在承负观念中,每个人的起心动念都与亲属和社会产生联系。在借助社会公德约束力和慈爱本真的自然属性前提下,“劝人为善”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大力提倡的一部分。道教通过信仰和教化告诫人们,为善能得福果福报,为真理基本前提,为度世之必要法门,为个人修真必然之路。
为了让人们明白自己的行为是否有益于自己或他人,诸天圣真传下多部劝善经典,并创作了记载今日所作所为的功过格,让人们夜深人静时反思,当须勾选出每一项,从而明白究竟是积累了福还是恶。这不仅需要信众自我秉持明白的心,如果有人故意遗漏某些事情,那么神明会暗记此事,将来考校时,一并计算进去,最终做出赏罚。
在这样严厉考查下的环境里,如果人们能够听从天尊的指示,一心向善,便会获 福报。此即阴骘,即那些自己知道但不让他人人知晓的事业功德。在阴阳之说基础上,祖师认为世人的本性喜好颜面,所以强调明处行恶的人不能容忍,更受律法惩罚。如果有人打着名号沽名钓誉,却私心小利,不称作真正的良民。
真正测试一个人的信仰与修行,则是在无人的时候——即暗处或阴处——是否还能控制自己的恶念,不生恶想,不造恶事。如果可以,那么这些默默做好的事,被称作阴骘,与苍穹相契合,可以感应上苍降下福雨。而这就引出了问题:讲阴骘与阴德,是不是要隐私地做好事,不需要让他人知晓?答案则需解读两层含义:
第一层,在没有他人的情况下,从内心发出的慈悲念头,无求赞誉,只希望自己的一个好念能够救度更多生命,这就是真实的良苦用心。
第二层,在不违背本心的情况下,更强调不会欺瞒监察者的宗教意义,即知行合一、身心不二的大旨。
若能达到以上两个标准,就实现了一切言论皆可作为正当言语、一切行动皆可作为正当行为。这时候,无论是在公开场合还是隐秘地点,都不会再问到是否应该对外宣扬自己做的事情的问题,因为如何行动是己身的事业,而他人的看法则是他们自身的事业。修炼在己身,因果在天理,有什么区别呢?只不过是一种不同的表达方式罢了。不但如此,对于已经修炼好了自己,也就不会担忧这个世界上的因果以及承担,它们自然就会随着你的修练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