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诗人曹唐,字尧宾,桂州人。是除郭璞外,历史上游仙诗创作的另一位代表人物,现存“大游仙诗”十七首,“小游仙诗”九十八首。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以优美绚丽的笔触描绘了道教的神话传说及神仙世界,其诗大播于时,出现了“京城咸颂曹唐游仙诗”的盛况。
曹唐之后,他的游仙诗也成了后世诗人创作的范本,直至清代詩人厉鹗仍称自己写的游仙詩乃“效颦郭璞學步曹唐”之作。曹唐為唐末才子工文赋詩,与詩人羅隐“才情不異”。在他的遊仙詩中,神話傳說、仙人的典故犹信手拈來,詩情道意完美地融會一炉而不落丝毫痕跡。这似乎是與曹唐早年入道、谙熟道教文化、神話典故分不開。
他創作的大遊仙詩17首均為七律,每首詩有都獨立的一個題目;小遊仙戲98首為七絕,每首戲也不再單設題目。在這大小兩組遊聖歌中所涉及的事蹟互有重疊,大致包括西王母降臨漢武帝宮阙、劉晨、阮肇入天台山遇見先靈、周穆王會西王母、三皇五帝事蹟等歷史上脍炙人口的小說傳奇,也是這些故事中的主人公自己所向往於神聖奇遇。大、小遊聖歌除了體裁不同,它們創作點也有別:
"大遊聖歌"選取一固定的傳說做展開叙述,可看作是運用詩歌形式對原有的傳說進行了「二次創造」;
"小遊聖歌"往往是在敘事造境中截取傳說中的角色或情節入樂曲起到畫龍點睛之妙。
從这些作品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在整个文学史上,不同时代的人们对于宇宙和生命持有不同的观念,这种观念影响着他们对自然界以及超自然界(如天庭)的想象和表达。在这种背景下,一些文学作品,如《汉书》、《搜神记》等,将各种关于修真成圣和与天庭交流的话题记录下来,并且成为后世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资源。而作为其中之一代表性的人物,是晚明时期著名画家张岱提出的。张岱在其自序中提到:“我此书采摭古今佳话,以志长生。”这就体现出人们对于长生永寿这一主题充满好奇和渴望,同时也反映出一种对未知领域探索的心态。
总结来说,《大、小游圣歌》的创作者通过将传说化为乐曲,他们捕捉到了那份追求长生与超脱尘世俗务的情感,而这份情感又被更深层次地表现出来,因为它触碰到了人类内心最深处的一种愿望:希望能获得永恒与自由。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些作品其实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它们激励人们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挑战,从而寻找自己的意义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