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幽栖,唐代著名道士,蒲州宝鼎(今山西荣河县)人,其生卒年不详。据《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记载,他性格沉静、有敏锐的见识和卓越的洞察力。在闲暇时光,他喜欢研究方外之术。唐朝开元年间(713~741),他中进士一等,年仅弱冠之躯。他被调往官陵郡尉,一度还未满秩位,便辞官隐退,在林泉之地修行,并常游四川青城、峨眉,以及鹤鸣山,以寻访汉天师治所。
天宝初期(742~755),他再次游历南岳,寻找适合修行的地方,最终在五老峰下隐居,不久即逝世。他的作品包括《玄微论》三卷,该书曾受到唐玄宗的赞赏,但现已佚失。此外,他还注释了《灵宝度人经》,该注释流传至今,被收录于《灵宝度人经四注》中,其中署名“甲午岁庚午月,衡岳道士薛幽栖序”,根据考证当为天宝十三年的甲午岁,即754年。
薛幽栖对《灵宝度人经》的理解深刻,他认为这部经典是申明“大梵之理”,并非普通的化诱文字。他强调通过诵读来契合道法:“非寂然则莫能契道,不敷诵则无以弘经。”他还指出,这部经典能够消除灾难、保佑帝王,上界祷告祖宗,同时也能保护己身达到修行境界。因此,对此书进行周十遍的诵读,可以获得福德报应和避免不祥祸害。
此外,他还提倡同盟同学共修斋戒及诵经,以便临终前共同度过尸形或魂魄,从而获得济拔或得福。这一系列观点体现了薛幽栖对于佛教秘籍内涵和修炼方法的深刻理解与实践,为后来的道家文化留下了一笔重要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