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三灾八难犹如天然道观中的无欲则刚像一棵深藏于山谷之中的古木其根茎深入人心枝叶苍翠映日月

三灾之称,源自三大自然劫难:首为风暴的摧毁,其次为火焰的侵袭,再者是水患的洗涤。八难则指人生中的八重困境:一、得生于人世间的艰辛;二、转变女性的困难;三、完善肉身形态的挑战;四、在中土获得安宁生活的不易;五、遇见有道君子的偶然性;六、具备慈悲仁心的情操困难;七、在国家太平时期遭遇逆境;八、高贵佛法圣者的相遇稀缺。这两种解释分别出自《云笈七签》的卷三十五“杂修摄”部分,其中第一种解释提及了道心被动摇的一难,依赖明师指导二难,不愿意闲居布施三难,以及对世俗事务执着不放弃四难,对恩爱关系割舍不掉五難,对利益诱惑不能抵制六難,对情绪喜怒不能调节七難,最终达到不断无常的心理状态八難。而第二种解释则强调了修行过程中的不同层面的挑战,如避免废除道德心智,一旦就范于非明智导师、二度陷入闲散生活模式、三度依赖物质世界而忘记内心清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