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在自然风光中传唱唱船祈求瑞祥好运

在我国古老的祭祀活动中,横寨唱船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从驱鬼逐疫、禳灾祈福的仪式演变而来,是客家人自然崇拜和文化图腾崇拜的深刻体现,也是多元宗教、民间习俗与民间艺术交融的一种乡土文化。横寨唱船曾经在南康横寨乡寨坑村及其周边地区流行,如今已成为彭氏一族代代相传的宝贵遗产。

据《彭氏族谱》记载,唐朝时期,彭氏一族迁至南康定居,他们历经数百年文武人才辈出,其中辅公长子彭珏公官至兵部尚书。横寨唱船歌本由彭氏先祖收集并整理,从而形成了一种“送大神”祭祀活动,这不仅反映了客家族群丰富多彩的人口传历史根谱,而且还传承了客家的伦理道德和美德。

正月十六日结束的大型吟诗活动,每晚都有不同的主题,包括生产生活和历史故事,以及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赞颂。在这16天里,除了唱船,还有舞龙舞狮、爆竹声中驱疫疠等节目,让整个社区充满了欢乐和 祝愿。

随着时间推移,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保存下来,并在2007年开始向外开放,现在已经成为周边乡村众多客家人的共同庆祝活动。它不仅展现了一种仪式感极强的祭祀方式,更是对人与自然协调共生以及中华优秀文化价值观念的一次表达,对于研究客家农耕文明及其精神具有重要意义。此外,由于其独特性和代表性,它已被列入江西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并最终升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为后世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文化财富。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