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潼区骊山老母宫如同道德经第一一八一章全文及译文静默守护着古老的智慧

骊山老母宫,亦称“女娲庙”,坐落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的骊山西绣岭之巅,这里是对女娲圣母的崇拜与纪念之所。该宫宇源自商朝时期的女娲祠,其历史悠久,历经多次修缮和扩建,最终在清朝以后被人们普遍称为“老母殿”。2001年的一次大规模重修后,骊山老母宫才迎来了今天的面貌。

位于此地的是一座占地20余亩的大型道观,它由三节庭院组成:首先是庄严的山门;其次,是供奉着天上的三星——文昌、武曲和昭明星神的大霄殿;然后,便是主殿,即供奉女娲圣母的地方。而在主殿东侧,有财神爷,而西侧则有文昌帝君。

据中国道教协会编纂的《道教大辞典》记载,传说中女娲圣母曾在这座名为骊山的地方进行造物,她炼石补天并抟黄土做人。仙逝之后,她便被埋葬于此,并且人们就在她的墓前建立了一座小庙,以纪念她。这座小庙随着时间的推移,被人们改称为“老母殿”。

明代进士都穆在他的著作《骊山记》中提到,当唐元年时,一位叫李筌的小室山道士,在一次偶遇中见到了这位神秘而古怪的老母亲。据他描述,那位老母亲鬓髻高顶余发半垂,不仅穿着破旧衣衫,而且手持拐杖行走,看上去十分奇异。在那场短暂而难忘的一幕之后,那位老母亲就消失了,不留下任何痕迹。

至今,这里的主殿依然保留着对女娲圣母形象的一致刻画,而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对过去岁月厚重印记的怀念与尊敬。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