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的衣冠上承轩辕黄帝,道士因此被称为“黄冠”。道教服饰是汉服的一种,其民族性和中国传统文化特色鲜明。而道士总穿着青色的汉服,这背后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青色,介于蓝色和绿色之间,也指黑色。在形容湖水时,它可能代表淡蓝色;在形容大山时,则可能是指青绿色。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中就曾描写过:“素之一忽则嫌白,青之一忽则嫌黑。”关于青色的含义,更有成语“满头青丝”来形容满头黑发。道教崇尚这一颜色的神秘与庄严,即使在今天,我们也能感受到其独特魅力。
在古代,道士们对自己的服饰没有固定的标准,而是在南朝刘宋时期,由著名的道士陆修静对南方道教进行了整理改革,并编撰了大量相关经籍。他创造了一套完整的仪式制定,其中包括月披、星巾、霓裳、霞袖以及十绝灵幡等多种装束。此后,这些规矩逐渐完善,最终形成了现在我们所见到的完整系统。
据《道书援神契》记载:老子规定,作为他的弟子,不得随俗改变自己的装扮,要保持华夏古制。这意味着他们不能追求世俗化或新颖的装扮,而必须坚守传统美学和精神境界。同时,他们所穿戴的是一种特别意义上的五行五色之意——东方之木属青,是生机勃勃而又充满活力的象征。
在五行五气中,每一行都有其特定的颜色,而这其中最重要的是东方之木,以其生命力无穷,无边无际,被认为是宇宙万物产生与维持生命力的源泉。在《说文解字》的描述中,“青”不仅仅是一种颜色,它还是一个信号,一种必然存在的事实。在这个层面上,可以看作一切属于“ 青”的事物都是从这个根基开始发展起来的。
清代高士闵一得曾在《清规玄妙》中提到,全真派中的所有服饰,只有一个颜色的主导,那就是——蓝!这是因为东方甲乙木,是泰卦之位,又代表生旺之气,是为东华帝君之后脉,有木青泰之喻言,在这里隐藏着全真派双修性的隐喻。而当某个地方的大师或监院参加重大典礼时,他们会穿上紫袍,因为紫乃尊贵吉祥之象征,从而展现出最高级别的人格魅力。
唐宋以来的皇帝甚至将紫袍赐予那些德高望重的宗师,如今只有这些顶尖人物才能够身穿这样的法衣。而一般人群,如居士及信众,在参与任何形式的情侣活动中,都不得穿戴这种专属高僧、高官法衣。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对于这些传统文化符号具有如此强烈的情感共鸣和敬仰。一想到这些,就仿佛回到了那个遥远而又近在咫尺的地方,那里充斥着生命光芒,用诗词歌曲诉说着千年岁月间人类情感深处最纯净最动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