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衣冠上承轩辕黄帝之风,道教服饰以汉服为基础,展现鲜明的民族性和中国传统文化特色。青色,即介于蓝绿之间,或指淡蓝或青绿,是战国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中“素之一忽则嫌白,青之一忽则嫌黑”的象征。道教崇尚此色,代表着头顶天穹的寓意。
道士服饰,在早期未有定制,但南朝刘宋时期陆修静对南方道教进行改革后,便开始形成一套完整的仪法。据《道书援神契》,老子徒弟不得随俗更变,以保持华夏古制。此后,五方、五行、五色的思想演化成形,其中青色是东方木属,与生与旺相符。
在清代高士闵一得《清规玄妙》中,全真派服式以青为主,因其东华帝君之后脉,有木青泰之喻言,隐藏全真性命双修之义。而紫色,则因唐宋帝王赐予名道者而成为尊贵吉祥之色,只有特定官职才能穿着紫袍。
古文学作品中,“青”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李白诗中的“云 青兮欲雨”,荀子的“取之于蓝,而胜于蓝”。这些词汇多用来形容生命之光,因此在古人看来,“青”成了生命的象征。在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与此相呼应,使得道教能够崇尚生命、乐生,并将这一信仰体现在其服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