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杰出人物横寨唱船祈瑞祥

在我国古老的南康地区,横寨唱船是一种深厚历史与文化的结晶,它从远古时代的驱鬼逐疫、禳灾祈福的祭祀活动中演化而来。横寨唱船不仅是客家先民对自然崇拜和文化图腾崇拜的一种综合反映,也是多元宗教、民间习俗与民间艺术相互交融形成的一种独特乡土文化。

据记载,唐朝时期,彭氏一族迁至横寨定居,他们历代文武人才辈出,其中二十九世辅公长子彭珏公官至兵部尚书。横寨唱船歌本由彭氏先祖收集南康等地民间口传诗歌整理创作,并结合其他民间习俗演化而成。这首歌本包含了《木根源》这样的大型组诗,这些诗篇反映的是客家族群丰富多彩的口头历史和文化遗产。

每年正月十六日,客家人会举行送龙神仪式,以爆竹声中驱散疫疠。而在这一系列庆祝活动中,吟诗唱船不仅是教化族人的方式,也展现了匠心独运的“神船”华丽之美。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有舞龙舞狮助兴,还有敬拜“神船”,并将其入水口,为众人许下心中的愿望。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横寨唱船歌本已经形成固定模式,每晚从初六到十五夜,一共吟唱九篇组诗。这份内涵丰富的心灵传承,不仅记录着伐木、行船等生产生活和历史文化,更宣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如孝道伦理,对于今天的人们仍具有启迪意义。

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自清代已被固定下来,从正月初一持续到正月十六,是一个充满节奏感和韵律感的声音盛宴。它使用当地客家方言,使得节奏短促明快,而音乐抑扬顿挫,让听者沉浸其中。此外,还包括了各种助兴活动,如舞龙、舞狮、元宵“腾龙绳”及武术表演等。

虽然最初只限于某些姓氏,但2007年起逐渐向外开放,现在周边乡村也参与其中,使得场面更加壮观。横寨唱船既体现了一种强烈仪式感,又传递出对人与自然协调共生,以及对中华优秀文化价值观推崇倡导的情怀,对研究客家农耕文明及精神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在2009年,被列为江西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并在2020年升格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赖联明 吴明能 薛华平 杨晓明 卢明亮 记者李传材 文/图)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