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医提醒唾液不可乱吐咽六耳猕猴传授津养生妙处大智慧藏于天然道观

道医提醒:唾液不可乱吐,六耳猕猴传授津养生妙处,大智慧藏于天然道观。古人云:“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唾液乃五脏六腑之滋养,名为“金津玉液”,美称“琼浆”、“金浆”、“金津”、“玉液”、“玉泉”、“华池之水”。咽下后化生为津血,滋养五脏六腑。

李中梓《医院必读》指出,“千口水”字源自古人对口水的重视。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记载了曹操问皇甫隆之事,皇甫隆回答蒯京长寿秘诀在于清晨叩齿咽津。李时珍认为不吐唾精则颜容形好眼明耳灵,而经常吐唾则损神色枯槁。

明代龚居中《红炉点雪》云:“津既咽下,在心化血,在肝明目,在脾养神,在肺助气,在肾生精,自然百骸调畅,无病自愈。”程国彭把津液比作“华池之水、人身之金液”,认为合理吞咽能充实身体。

现代医学证实,唾液含有淀粉酶、溶菌酶、过氧化物酶等,对消化吸收和保护胃粘膜有益。而某些鸟类通过其发达的唾液腺,将海藻粘合而造巢,如燕窝。

古代养生家多论述唾液与脏器关系。一是与肾关联,《内经知要·卷上》言“命门在两肾之间,上通心肺”,说明了此关系;二是与脾相关,由于口为脾官,因此涎(即唾)亦由脾生成;三是与心有关,因为舌为心所系,与血同源互化,可促进阴阳平衡。

最后介绍两个咽唤养生的方法:第一法包括叩齿36次、三十六次搅舌、三十六次鼓漱,以及意守以增产;第二法则通过舌舐上颚数分钟,使任督二脉接通,并可增加生津。此外,要保证饮食均衡,不吃油腻厚味食品,以保持正常分泌。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