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舞马克思在中国艺术的红色足迹

为庆祝南京艺术学院建校110周年,由江苏省委宣传部、中国美术馆、中央编译出版社与南京艺术学院共同主办的“马克思: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灵魂”主题展暨红色艺术文献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这次展览不仅展示了百余件国画、油画、版画、雕塑以及图片和文献,还特别聚焦于中国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人民艺术,深入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在这些传统艺术形式中的融合与发展。

展览的第一部分是“马克思相册”,通过一系列精选的历史照片和文字记录,回顾了马克思如何影响并被不同时代的中国人民所接受。第二部分是“走进中国”,展示了一系列描绘新社会现实的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了马克思思想对当代社会变迁的深刻洞察。第三部分是“理论与创作”的结合,通过对话和互动体验,让参观者直接感受到理论如何转化为创作,并最终成为社会实践的一部分。第四部分是“春天里的奋斗”,展示了一批充满激情和希望的青年创作者,他们以不同的媒介,如书法、雕塑等,将马克思主义精神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为新的时代注入活力。而第五部分则是向未来的启示——“奋进新时代”,这里汇集了一批年轻人的创新成果,他们正以自己独特的声音响起,为建设一个更加公平正义社会贡献力量。

除了主题展览之外,本次活动还特别推出南京艺术学院红色艺术文献展。这份文献汇总了从1912年至2022年的重要时刻,以及南京师生校友在这段时间内对于红色事业所做出的贡献。共有200余张图片和100余件各类作品,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宏大的历史叙述,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马克思主义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得到不断地更新与发展。在这个意义上,“ 马克思: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灵魂”不仅是一次视觉盛宴,更是一场思想交流的大合奏,让我们一起聆听那永恒的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