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文化故事】春秋时期,宋国有一段佳话。有人在开采石料时发现了一块璀璨的宝玉。请人鉴定后,决定将其献给大臣子罕。但当他把宝玉呈递给子罕时,子罕推辞说:“如果我接受了,这不仅是我失去了宝物,你们也会丢失珍贵之物。我宁愿你们保留它。”最终,他命令打磨宝玉,并将其卖出所得的钱财分发给宋国的人民,并派人护送回家。
【成语故事】这则故事传颂至今,用以形容那些能自觉放弃私利、更重视他人的福祉的人。
【出处】《左传·襄公十五年》记载了这一历史事件。
【解释】这个成语用来比喻拒绝接受别人的珍贵物品,更注重彼此之间的关系和共同的利益。
【用法】可以作宾语或定语使用,在书面语中较为常见。
【相近词】
不贪为宝
自食其果
甘愿牺牲
通过这样的表述方式,我们不仅保留了原有内容的精髓,还增加了更多的情感色彩,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体会到“子罕辞宝”的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