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奇门遁甲》的热播,让这个曾被神秘化的术语走进了大众视野。它讲述了一段关于雾隐门组织和一群拥有绝技成员的冒险故事,其中一些角色展现出幻术,给“奇门遁甲”增添了浓厚的神幻色彩。在现实生活中,“奇门遁甲”源于道家的预测之学,它揭示的是时空变换规律。
据《古今图书集成》记载,“奇门遁甲”的起源可追溯到轩辕黄帝与蚩尤的大战。那时候,黄帝在涿鹿与蚩尤对决,后者会呼风唤雨、制造迷雾,使得黄帝部队迷失方向。就在这紧要关头,一位仙女带着玉匣降临人间,为黄帝提供了《龙甲神章》,其中记载兵法和调兵遣将策略,以及行军打仗方法。后来,这些内容被整理成兵法十三章、孤虚法十二章以及奇门遁甲一千零八十局,并传至张良手中,最终演变为现代的奇门遁甲。
“奇门遁甲”由三部分构成:“奇”指乙、丙、丁三卦;“门”指休、生、伤、杜等八种不同的局面;“遁”意味着隐藏,而“甲”则是六个吉日,即戊己庚辛壬癸六日。这套系统用以占卜未来,以选择吉时吉方,以指导人类社会和自然世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文化中,奇门遁甲基于易经八卦,与星相历法天文地理结合起来,是我国最完整预测学之一,被誉为帝王学。历代名臣家及军事家,如姜太公诸葛亮等,都运用此术助其治国平天下。而道教也将其作为高深奥妙之术,用以辅佐皇权并指导国家大计。
尽管如此,在使用这些秘密术数时,也需谨慎不可滥觞,因为它们若非当心处置,将可能成为双刃剑。这也是为什么道家始终坚持不乱传这种高深技术:宁愿让它们失传也不愿见于无知之人之手。此外,这也正是影视作品最终所要探讨的问题——如何正确理解并应用这些古老而复杂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