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1900年5月4日,羽化于1980年8月14日。祖籍陕西省丹凤县竹龙关张家园,他的父母在他未出生前曾四处求神许愿,并立愿言说如果晚年得子则夫妇二人同往出家修道。
1921年春,张至正与其父母来到大天竺山“朝阳洞”道观。他在那里拜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吴道长为师。在吴道长的精心栽培下,张至正对道教理论、医学、内丹养生学等领域有了较深的认识。他与众道友们一起克勤克俭、艰苦奋斗,为促进天竺山道教之隆盛、发展而努力。
随着山上人数增多,原有道观规模已远不能适应形势所需。因此,张至正提出在本山再新开辟一座大型的修炼场地。这座新的修炼场地位于森林原野,是一块四面环山的大平台,大树繁茂,一片莽莽,让人望而生畏。经过十多年的苦战,一座崭新的雄伟之宫矗立在人们面前,这便是今天所说的“双峰观”,又名“铁钟坪”。
张至正不仅是一位深谙医术的人,还擅长种植和管理药材。他常常以平易近人的态度帮助困难的人们,不分贫富贵贱,只要有人需要他的帮助,他就会默默地去帮助他们。他认为:“要想学仙,要先学会做人”,他告诫所有弟子说:“修仙不是空谈,而是在现实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中去领悟。”
1937年军转战商洛时,当八路军队伍失散后,他们就向天竺山逃来。在此期间,李先念等300多人被隐蔽在双峰观,以西的小洞中半个月时间。当他们离开时,由于安全考虑,他们特意换上了普通百姓装扮,使得清剿部队找不到他们。此事让李先念与张至正结下了深厚友谊。
然而,由于接待八路军的事迹,被当局错判为反动行为,最终遭受了一番折磨。但直到临终,他依然没有怨言,而是告诫每个人:“作为一个信仰者,我们首先应该爱国,然后才能谈得上爱我们的信仰。”这些简单朴素的话语体现了他对国家和信仰无比忠诚和热爱。
1956年参加中国道教协会筹备委员会会议,1957年被选为山阳县人民代表,但1960年代因政治原因错误定性,被关押16年才释放回家。在监狱里,他用自己的内丹功力维持身体健康,并且继续研读经典书籍。而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宗教自由政策的恢复和开放,加上平反错案后的安宁生活,使得他的精神更加坚定,对每个追随者来说都是值得学习的一个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