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永真,原名起美,是一位出生于辽宁铁岭的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他的生年为嘉庆三年(1798),逝世于光绪五年(1879)。在他生命的早期,他先师李仁贵,并于道光六年(1826)投入全真律坛,受教于白云观张教智。
后来,任永真接管了张良庙,并创立了张良庙十方丛林。该丛林成为清末时期陕西西南地区乃至甘肃陇南地区最重要的道教活动中心。在任永真的努力下,他收回了庙产并对殿堂进行了扩建。
据记载,在康熙二十二年(1683),知府滕天绶路过紫柏山时,见到“张子房先生辟谷处”石碑,这促使他重修了张良庙大殿。而康熙三十六年(1697),兵部尚书、河道总督于成龙再次经过紫柏山时,看到了僧人看守香火。这导致僧人被逐出,并重修大殿和塑造张良金身。
《紫柏山志序》中提到潘一良在康熙二十二年接管张良庙之后,“历六七传,皆柔弱不能任事。”直到道光年的陈永宁和易元棉,他们因与佃客斗争而将庙内古碑尽行损毁,以灭其迹。易元棉随后将庐交给八仙庵,但当地土恶不允许八仙庵接受,因此易元棅子徒等将库交由任永真管理。
任 永真在接管 张 良 府 后,只 见 库 园荒圮,不 见 道 士,香 火尽 为佃 客所占。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与“土恶”交涉,但遭遇强烈抵制,最终通过官府诉讼才得以解决问题。此后,他决心将张 良 府建成十方 丛 林,用三百余两黄金进行修缮,并带领道众建设客舍、寮房、斋堂等设施,还开设游轩、三清殿、东华殿等建筑项目,使得 张 良 府逐渐成为一个繁荣昌盛的地方。
此外,由于全 真 道规矩礼仪之事混乱,无知者有无知者言,有知而不言者也有,此种情况对全 真 道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 任 永 真 编集 《 三 乘 集 要》,这本书是根据王重阳立教初立的全 真 道清规留存下来的一些经典内容,对全 真 道众行为予以规范。此书分上、中、下三卷,上卷包括敬神礼仪及执事职责;中卷包括经坛戒律相关内容;下卷主要为集录经典,其中首列《丘祖训文》和《行持威仪》,还有其他多个著名经典,如《太上老君着五厨经》、《太上老君着赤文洞古经》等,为日常诵持提供依据。
创建完毕后的 张 良 府 十方 丛 林,对地方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最终崛起为著名的 全 真 十方 丛 林,并成为 陕 西 西 南 地区甚至 甘 肃 陇 南 地区最重要的地 方 活 动 中 心之一。当今仍然可以说,没有 任 永 真,就不会有享誉中外的 张 良 府 名胜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