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祖师爷高师王嗣琳道长

道教祖师爷,王嗣琳道长的修行生涯

王嗣琳,原名王碎五,以得一子为号,是陕西省陇县人。1914年3月15日出生,童年就开始读书,但在十二岁时放弃学业,与父母一起经商。然而,他内心始终怀抱着淡泊的理想,只是未曾表露出来。在22岁那一年,他决定放弃世俗生活,出家修道。

进入龙门洞道院后,王嗣琳拜高德为师,被赐予法名“嗣琳”。1938年秋,他前往西安八仙宫,在赵理忠高功主教的指导下学习了冬学,并参与到八仙宫“磨头”的工作中。在完成每天两斗磨粮任务之余,王嗣琳与同伴们深入学习经典和实践术数,其中包括《易经》,并以奇门遁甲解决人们的问题。

1942年,王嗣琳回到龙门洞继续他的修行。他向闫理孝学习全真高功秘法及斋醮科仪,还从傅高善那里学会了《皇经》的诵持方法。此外,他还请教老医师和中医专家,不仅精通丹经、子书,还研习《群仙要语》和《龙门心法》。他不仅传授给弟子们《皇经》的法则和高功秘密,而且对儿科以及针灸有独到的见解,因此在周边乡里享有盛誉。

1950年代初期,当宗教政策得到恢复后,王嗣琳回到楼观台任知客,与众多弟子共同努力整顿殿堂、重塑神像,并致力于香火事务。这段期间,他严格要求自己,以确保一切都能按照传统来进行。

1981年的春季,由于杨嗣真道长的邀请,王嗣琳主持了楼观台说经台神像开光仪式;同年夏季,又受李信志住持之请,在华山玉泉院举办了神像开光活动。此外,他还参与了玉泉院主持的大型斋醮活动,为当地提供了一批珍贵的全真高功秘籍及其他重要文献,这些成果对于陕西乃至整个西北地区道教文化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随后几年的时间里,尽管身体健康出现问题,但这并没有阻碍他的精神追求。他继续接受各种邀请,为各地寺庙举办各种祭祀活动,如水陆超度斋醮胜会,以及在华山法事道场再次担任主持人等。此外,他也积极参与筹备工作,对于陕西省道教协会产生过重大影响,并且在八仙宫组织的一系列庆祝活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1986年的春节前夕,由于身体状况进一步恶化,加上近年的辛勤劳作,让他感到四大不愈,最终决定让位给其徒弟任法玖和陈法永照料他。在农历九月十一日七点左右,即72岁那一年去世,其遗体被安葬于楼观知事坟墓旁边。这位虔诚信仰、严谨修行、慈爱仁厚的人士,在生命旅途中的最后一刻,也如愿以偿,将自己的智慧与经验留给接班人,让他们能够继承并发展他的精神遗产。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