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至正商洛天竺山道长具有深厚的道家思想

他的祖籍是陕西省丹凤县竹龙关张家园,他的父亲和母亲在他未出生前曾四处求神许愿,愿言若能晚年得子,则夫妇二人同往出家修道。

1921年春,张至正与父母来到大天竺山“朝阳洞”道观。在那里,他白天劳动、晚间秉烛苦读、静修勤炼。他拜吴道长为师,在他的精心栽培下,对道教理论、医学、内丹养生学等领域有了较深的认识。

为了促进天竺山道教之隆盛,他与众道友们一起克勤克俭、艰苦奋斗,他们先后修复了铁瓦殿和云盖观(原名大项)。随着山上人数增多,原有道观规模已远不能适应形势所需。因此,他提出在本山再新开辟一座更大的 道场,以供更多修行者居住。他带领一帮弟子来到人迹罕见的森林原野,这里是一块四面环山的平台,大树繁茂,一片莽莽。经过他们日夜苦战,一座崭新的而雄伟的大庙矗立在人们面前,这就是今天所说的“双峰观”,又名“铁钟坪”。

历时十多年时间,他们先后于此创建殿堂八座,塑神像叁余尊,建有房屋百余间,住庙僧侣百余人,是天竺山有史以来最大的庙宇,被誉为该庙宇的开创者。

他还带领弟子在半坡上开辟荒地几十亩,为解决食粮问题;精于医术,无病不治,不分贫富贵贱,不要回酬;白昼总理庙务,将晚讲经说法传播知识;告诫弟子:“要想学仙,要先学做人”。

1937年军队转移战事至商洛时,他曾协助保护力量,为避免清剿,将李先念隐蔽在月亮洞中半月之久,并为其部下做好善后工作。当时李及其他300多人的队伍从湖北汉口向延安会师,但因失散被迫走山路来到双峰观。他热情接待并帮助他们安全通过。

受尽屈辱但仍无怨言直至临终告诫众曰:“作为一个佛首先应该爱国,然后才能谈得上爱教”。1956年参加中国道教协会筹备委员会会议,被选为人民代表。但1960年代错定反被关押直至1976年的释放。在监狱中他日夜研习内丹,使得他的精神更加坚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重新落实恢复,其错误案件也得到了平反。他的虔诚信仰和爱国精神是我们每个信徒都应该学习的典范。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