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全文朗读:我命在我不在天,追梦路上不停歇——从道家国学的励志奋斗格言中汲取力量。海宝明说,“我命在我不在天”是中国古老道教的一句经典的励志追梦奋斗的格言。大意是个人的生命同天地一样,是由自然之气所化生。人如果凭借智慧通过造化之理,盗取阴阳之机,修道守气,就可以与道同在,寿比天长。这句名言强调个人的人生命运,不由天地把握,而应该由自我来决定。它鼓励人们把命运紧紧握在自己的手中,大胆追求幸福,实现人生的理想目标。
这句话出自《抱朴子内篇•黄白》:“我命在我不在天,还丹成金亿万年。”《抱朴子》是中国道家国学的一部著名传世经典。关于《抱朴子》,360百科有这样解释:《抱朴子》东晋葛洪所撰,分为内、外篇。今存“内篇”20篇,论述神仙、炼丹、符箓等事,“外篇”50篇,论述“时政得失、人事臧否”。“外篇”中还涉及文学理论批评的内容,全书总结了魏晋以来的神仙家的理论,并继承了魏伯阳的炼丹理论。
《抱朴子内篇》主要讲述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以及禳灾却病,都属于道家(指神仙)。其内容可以具体概括为:宇宙本体论证;神仙存在论证;金丹和仙药制作方法及应用讨论;各种方术学习应用讨论;以及多种书目说明世人的广泛性。
葛洪(公元284-364年),字稚川,又号抱朴子,是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和医药学家。他曾受封关内侯,但后来隐居罗浮山炼丹。在他的提倡下,要想真正成仙,不仅要积累善行建立功德,而且要建功立业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主张既能立时济世又能超凡入圣。
“我命在我不在天”的处世哲学,在众多 道教国学经典中都有阐释,比如,《老子西升经》中的“我命在我,不属天地。”或张伯端 《悟真•绝句六十四首》的诠释:“药逢气类方成象,道 在虚无合自然,一粒灵丹吞入腹,便知 我命 不由 天。”
张伯端(984年—1082年),字平叔,又名用诚,是南宋时浙江台州府城临海人。他博览三教经籍并涉猎医卜兵算,被尊称为紫阳真人,为金丹派南宗始祖。在他的传世名作《悟真篇》被誉为“辞旨畅达义理渊深乃修丹之金科,为养生之玉律”,倍受推崇于内丹养生学上。
除了这些,还有其他许多传统文化作品对“我命 在 我 不 在 天”的含义进行阐释,如《真气还元铭》的解读:“死生 在 手 变化 由 心 地不能埋 天不能煞。此 之 为 我 命 在 我 也,不 在 于 天。”
因此,“我命 在 我 不 在 天”,这是一个重要的 道教 教义,也是古代 道 家哲 人掌握自身 命 运,不惧艰险、大胆追梦口号,它激发了历朝历代方士 和 道 人开发潜能 和 追求 超 自然 力 的 宗 教 信 念,对 中国 古 代 科 技 的 形 式 与 发 展 起 了 积极 的 推 动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