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的创始人是张至天竺山上的他开启了长久的修行之路

张至正,道家思想的创始人,生于1900年5月4日,逝于1980年8月14日。出生于陕西省丹凤县竹龙关张家园,他的家族有着深厚的修道传统。在他未出生的前夜,其父母曾求神问卜,并许愿若能得子夫妻双双出家。1921年春,他与父母来到大天竺山“朝阳洞”道观,以师从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吴道长学习修道原理和经典。

在那里,他白昼劳作、晚上研读文献,静心修炼。在吴道长的悉心栽培下,张至正对道教理论、医学及内丹养生等领域有了深刻理解。他不仅推动了天竺山道教事业发展,还亲自参与修复铁瓦殿和云盖观等重要建筑物。

随着山上的信众增加,原有的空间不足以容纳。于是,他提议开辟新地盘供更多修行者居住。这片四面环绕森林原野经过他的不懈努力,一座崭新的双峰观(又称铁钟坪)建立起来,是当时最大的宗教活动中心,被誉为开山祖师。

作为医术高明的人士,无论贫富贵贱,只要有人求助,他都会默默施救。他认为“先做好人”,才能谈仙,这也是他一生主张之处。他强调遵循“黄老清静无为”的法则,不染世俗之污浊,在生活中不断领悟并实践这一哲学,使自己与宇宙合一。

1937年抗战期间,当八路军队伍迷失方向时,他们找到了天竺山双峰观得到庇护。为了掩护他们顺利通过,该地区军阀对其进行追捕,但张至正仍然保持冷静,没有任何怨言直到临终告诫后代爱国才是最重要的事项。

1956年他代表商洛地区参加中国道教协会筹备委员会会议,并被选为山阳县人民代表。但是在1960年代因政治原因遭错判入狱,在1976年的释放后继续回归天竺山隐居16年。在监狱中他依旧坚持内丹修炼,最终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政策调整中得到了平反。

他的虔诚信仰、爱国精神以及逆境中的坚持初衷,为后来的世代树立了榜样,让我们每个追随者都应该学习并效仿。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