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承负说
道教讲“承负”即同佛教之“因果”也。但佛教因果指的是前世、今世、来世三世因果。道教承负则是指前辈行善,今人得福;今人行恶,后辈受祸。因为有“承负”,所以今世有的人一贯行善,但却经常得祸;有的人一直行恶,但却经常得福。道教认为,这是由于“承负”使人蒙受的。
即本人如果造恶,子孙就会得祸;本人如果行善,子孙就会得福。同样,本人的命运是在为祖先承担后果,祖先如果造恶,本人就会得祸;祖先如果行善,本人就会得福。就如同祖辈积财,后辈享受,祖辈欠债,后辈还钱一样。
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即是这种理论。这意味着个人的行为和选择,不仅影响自己的生活,也会影响到家庭成员乃至子孙的命运。在道教看来,每个人都应该遵循这一原则,以正直和谦卑的心态对待生活,以期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获得幸福和平安。
通过理解和接受这个概念,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个体与集体之间的联系,以及过去、现在以及未来之间的连续性。这不仅是一种哲学上的思考,更是一种实践中的指导方针,让我们在追求个人幸福的同时,也能考虑到社会责任和家族荣誉,从而达到一个更加完美的人生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