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风第十七 太上,下知有之。太上,谓古代无名的君主。下知有之者,是指下层知道上面存在着君主,但不去臣服于他,这就是质朴的态度。其次是亲之誉之,意思是说你的德行能够被人看见,你的恩惠也能够被称赞,所以人们会亲近你并且赞美你。接着是畏之和侮之,分别表示通过设立刑法来治理民众,以及通过多余的命令和烦琐的事务来迷惑他们,使得他们失去了诚信。而“信不足焉”意味着君子对下层的人没有足够的信任,因此下层的人也就不再相信君子,从而欺骗了他。
犹兮其贵言,说的是太上的君主非常珍视言辞,因为如果离开了道,就会失去自然本来的状态。这说明当一件事完成后,如果国家太平,那么百姓就会认为这是自然发生的事情,而不知道那背后隐藏的是君子的厚德。
俗薄第十八 大道废,有仁义。大道时期,每个家庭都有孝顺儿子,每个户头都有人可靠,可以传递仁义。在大道废弃时,没有用到仁义,只剩恶逆生出,那些可以传承下去的是仁义与奸诈伪善的大伪。此外六亲之间缺乏和谐,只有孝慈相互扶持;六纪(天、地、山、水、草木)断绝了,也使得亲戚间关系变得紧张;只有在国家昏乱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忠臣来纠正他的错误。
还淳第十九 绝圣绝智制作反初守元。大道时代虽然没有书写,但三皇时代结绳记事更为原始简单;因此,我们应该抛弃过多的知识和智慧,让民众安心耕作,这样他们将获得百倍利益。当社会中没有更多的情欲,不需要廉洁,不需要贞节,大道时代便显得光明灿烂,就像白日中的阳光一样明亮,而星辰则失去了它原本耀眼的地位。
河图第三十 文不足以教化,当文物充斥世间,便无法教导人民,因此必须制定法则给予它们一个归属。当看到素朴守真,不尚华丽装饰,便能作为准则。少私寡欲,即少要私欲,更少要求事物,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心灵自由。
异俗第二十 绝学绝艺不真,不合于自然文,无忧患也唯独追求真实,不随世俗习惯或学术流派而变化,用自己的方式生活。不拘泥于形式或者表面的东西,只关注内在价值和意义。这种境界很难达成,因为世人往往沉迷于享乐欲望,如同饥饿的人渴望丰盛的美食或宴席。但这样的追求终将空虚无聊,如春天新鲜花朵般短暂又易逝。
虚心第二十一 孔德容象孔大,有大德的人,无所不能接受各种事情,他们能处于卑微的地位,而不感到困扰。这说明最重要的是依循自然规律,最好的行为是符合这一原则。如果我们愿意遵循这些原则,它们将引领我们走向正确道路,并帮助我们理解万物如何从根本上运作。这是一种深刻且不可见觉察到的力量,它影响着一切事物,却又似乎什么都不是,一切皆源自其中的一种精妙至极的声音——这就是宇宙运行的一个秘密因素。
曲全第二十二 识者存乎内,小人存乎外。大丈夫存乎中游,以柔克刚,以弱胜强。在战场上勇猛进攻,在家国之间宽宏大量,为朋友除害,为敌施福,这才是真正的大丈夫所为。不争即可长久,因为争斗只会导致分裂与破败。一切都是为了实现一种平衡与协调,使万物各尽其职,天地万象皆能共生共荣。此乃古今圣贤所共认定的至高宝训,也是我等每个人应当努力做到的最高境界之一:保持一颗纯真的心,与世界保持联系,同时避免任何可能导致分离或混乱的事物进入我们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