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德经》中,第五章以橐龠比喻大道的运行方式,空而不屈、动而愈出。笔者思考道祖为何选择风箱比喻大道?这问题似乎无稽,但细究其意,可能更准确地表述为:“在道祖的语境和思考模式下,是如何构建起橐龠与大道之间关联性的?”答案在于橐龠本身。
橐龠可以翻译为鼓风吹火的器具或人工鼓风机,其运行原理简单,通过进风口吸入空气,再由人力压缩,使之从出风口集中喷发,以增强火势。这两种事物原本不同,“橐”指动物皮制成的风袋,“龠”借指连接上的输风管。这种器具对当时的人们至关重要,因为它使得冶铁成为可能。
此比喻非推崇其在冶炼兵器中的作用,而是因为它能熔化固态铁矿变液态,然后塑造成新的形状,这是一个物理变化过程,其中关键字“化”。这与道教思想相呼应,即万物皆有所生,而不是产生一个具体的事物或形象,而是一种“化生”。
因此讲“道生”,实际是在讲如同吹出的看不见的风一样,使铁发生质变生成新事物或使万物间保持生长。这就是“化”。同时,我们要注意到点的是,虽然宇宙哲理玄深,但也包含了实践指导社会生活的问题解决方案。
因此我们面临困难时,如果不能理解并运用这一概念,就会出现负载过重导致身体崩溃的情况。我们的念头决定一切,一念生百病;我们的欲望超越能力,最终陷入苦海。在修行上,我们自己就是自己的橐龠,用心纯真就能化解磨难,用心邪恶迎来阻碍。在修行路上,全凭自己一念所生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