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阳区大通宫道德经一一八十一章全文及注释带拼音戏剧化之声

城阳区大通宫,古刹深藏墨水河畔

在莱州府南三十里处,有一座名为城阳大通宫的古庙。民间传说,这座庙宇始建于唐代,而《莱州府志》中则记载它曾名玉皇阁,位于县治之南。这座建筑群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而闻名遐迩,它东临墨水河,被称为“青龙”;西依高埠石崮,即“白虎”;前靠岩石,为“朱雀”;后傍马山应“玄武”。这些地理位置符合勘舆学说的要求,因此香火不断。

2006年,大通宫正式对外开放,并获得宗教活动场所登记证。现今的大通宫是一组保存完好的明清式古建筑群,面朝南背朝北,以三进院落为主体。山门、前院、中院和后院构成了整个庙宇的格局。在前院中供奉着石桥老母、碧霞元君以及风、雨、雷、电等诸位神明。而中院则是供奉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地母娘娘、三官大帝及财神等众多神祇的地方。在后院内的大殿供奉的是道教最高神三清道祖,而偏殿则供奉着东华帝、三官大帝和十大药王等众多仙人。

在山门两侧,一尊白脸的战士手持锏棒,一尊紫脸的战士手持刀剑,他们分别是唐代著名将领秦叔宝和尉迟恭。此外,还有两座矮小的二层阁楼,上层放钟鼓,下层分别供奉斗姆元君与黑虎财神赵公明。

《莱州府志》记载,大通宫曾经是一个备受瞩目的景观,其规模宏伟程度可见于《崂山黄石宫下院不其观记》碑文中。这块碑文由明朝进士黄嘉善撰写,并在崇祯初年铸刻,但当时已失去踪迹直至1989年才再次发现。

除了这块历史悠久的碑文之外,大通宫还有许多其他值得探索的地方。一路上行走,你可以看到砖塔林立,其中一些被用作历代高僧们安葬的地方。大通宫也因其丰富的人文历史而屡获殊荣,在2005年和2013年分别被评定为市级和省级文化保护单位。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