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要帮那个村里的傻瓜修理他的自行车?
记得那天,我在路上慢悠悠地骑着我的山地车,享受着微风吹过脸上的凉意。突然,一辆自行车在前面停下了,那个司机(或许应该叫他傻瓜)焦急地试图调整它的链条。我注意到,他的脸色越来越苍白,汗水流得更是密集。
“哎呀,你怎么了?”我停下脚步,走近问道。
“我这自行车链条坏掉了,”他回答说,“我不知道怎么修理。”
那人,那村,那傻瓜——这些词汇在脑海中闪现,但我没有直接用,因为我们彼此不熟。但看到他如此无助,我还是决定伸出援手。他叫自己姓李,是个年轻人,不幸的是,他对机械的事务一窍不通。
“你这个链条损坏了,看看这里有没有松动的地方。”我指给他看,然后简单介绍了一些基本的检查方法。他紧张地跟随着我的指令,而他的表情也逐渐从困惑转变为理解。
经过一番努力,我们终于找到了问题所在,并且成功修好了自行车。我见到李兴奋地点点头,说:“谢谢你,这样我就能赶上学校的比赛啦!”
看着那个人,那个村子,那个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我感到心里暖洋洋的。虽然我们的交往可能仅仅是一次偶遇,但那种善举带来的快乐,却让我难忘。那是一个简单的小事,但却是对另一个人生命中的一个小助力,也是我生活中的一段美好回忆。而那些曾经被贴上的标签,如“那人”、“那村”、“那傻瓜”,其实都只是表面的,而内心深处,每个人都是渴望帮助和被帮助的一个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