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的打禾桶500套别墅图片大全

在我的童年记忆中,家乡的客家人还未享受电力,农作物的收割依旧是手工劳动。最常见的打禾工具是那被称为“占驻”的打禾桶,它们有着300多年的历史。每个打禾桶由四部分组成:一是盛装稻谷的大木桶,这种木板制成,椭圆形,高约1.2米、半径0.5米,用篾篐或铁箍扎实;二是弯梯形的禾架,在桶中间安置,以承受压力并起到脱粒作用;三是手铰,由两根长约一尺多的木棍和一短铁链组成,用来夹紧稻草;四是竹篦编织而成的谷围,在上边周围防止稻谷飞散。

这些笨重的打禾桶带着谷围,一百多斤重,是客家人的辛勤劳动。在山坑梯田里,没有空地,只能先放干水,再用镰刀割下一片田地放置打禾桶。夏收或秋收时,要扛着这沉甸甸的东西走数里的山路才能到达目的地。

除了打禾,还有割水稻这样的工作。女农民从水田里株株地将水稻割下放在叫做“秧落”(土语)的平台上,然后用扁担挑起来,小心翼翼倒入准备好的大木箱中堆好形成一个整齐的小墙。

在我看来,那些传统工具和方法与现代化相比虽然效率低,但它们蕴含了深厚的情感和对土地、对粮食宝贵精神。而如今,我们已经拥有更现代化、高效率的手段,如脚踏机、电动机以及集成服务的一体化农业机械。但那些年代初期留下的印象,以及那份艰苦奋斗所带来的满足感,我永远难以忘怀。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