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榴兆楼客家围屋的守护者醒来迎接新生

摘要:让历史建筑焕发新生,传承文化遗产的光彩惠阳区宝贵的文物保护单位——客家围屋榴兆楼正迎来新的篇章。作为香港秘密大营救接转站的重要地标,榴兆楼即将通过一场全面的修缮工程重新焕发活力。这项修缮工作预计将在年底前完成初步阶段。

榴兆楼,一个见证了历史变迁的古老建筑,它坐落于秋长茶园村,是由叶氏族人于清咸丰四年(1854年)建造的一座典型客家围屋。它拥有三进堂屋和精美壁画,墙面雕刻栩栩如生。该建筑以其独特的镬耳山墙和四处角楼而闻名,这些特色增添了围屋的气势。

80多年前的香港秘密大营救事件,让这幢曾经隐匿在山间的小小围屋走红。在1941年的那场战争中,当香港被日军占领时,一批知名爱国文化人士及其他重要人物需要安全撤离。经过考察,榴兆楼成为了他们前往内地的一个关键转移站之一。在这里,有著名作家茅盾、胡风等文化巨星与众多人士成功逃离到了内地。

随着时间流逝,榴兆楼再次陷入了沉睡状态。一代又一代的人离开后,这座庇护叶氏族人的古宅变得荒凉无人。但2019年4月19日,当局决定对其进行列为第九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从而确保其不至于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2019年9月起,对外招标启动修缮前期勘察工作,以“修旧如旧”的原则保护这份珍贵遗产。今年惠阳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活化本地红色资源,并明确了对碧滟楼、榴兆楼等历史建筑进行修缮工程的目标与方向。此次重振项目旨在消除现存病患,为未来提供坚固保障,同时改善视觉效果,使得这些珍贵文物能够更加完好地传承下去,让它们“活起来”,并且继续讲述着属于自己的故事。

对于此次重大的维护任务,无数当地居民充满期待,他们希望看到这一切都能得到妥善解决,让这个曾经见证过那么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地方,在现代社会也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我从小就在这里长大,每当回忆起那些岁月,我就感到很温暖。”茶园村村民叶春城表示,“看到这幢古老房屋正在恢复,我每天都过来看望它。”

工程负责人谢忠旗表明,他们会根据实际情况替换损坏部分,并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原有风貌不受破坏。他强调:“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块砖、一根木头都保持原有的风貌,只是要把它们打理得更好。”

据悉,此次维护工程已经取得显著进展,并预计将在一年内基本完成。这意味着不仅仅是一座房子,而是一段悠久记忆、一段深厚情感,以及整个社区共同记忆的一部分,将被重新铭刻并留给下一代,以便他们可以亲手触摸到过去,不仅如此,还能继续书写未来的篇章。而这一切,都源自人们对于传统文化、历史遗迹价值认识和尊重之上的努力,为此,我们必须不断投入力量去保护它们,让它们永远不会失去光芒,就像我们今天所做的一样,将这些宝贵财富“活起来”,使它们成为我们精神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