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藏在屏山县大乘镇岩门村的小地名骑龙埂,隐藏着一段蜿蜒曲折的历史。从埂上望去,近处峰峦高耸,远山含黛,重重叠叠铺张开去。一条柏油山路盘旋绕过坡底,将岩门与大乘镇连接起来。
这片土地两侧散布着民居,而在山腰上矗立着一座大宅院,它坐西南向东北,与道路紧邻,被后背的骑龙埂环抱。整座宅院依山势层层升起,视野开阔,被群山环抱和梯田簇拥。
此地之主姓龙,因而被称为“龙氏庄园”,由外部寨墙和内部庭院组成。占地5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其前后分为三进,有房舍53间,宽敞明亮。寨墙由条石修成,为一个超过2米高的台,上有夯土垛墙,并配有枪眼,可避风雨坚如城垣。
进入宅院,便会发现其轴线明确、方正舒展,但不符合严格左右对称的规则。这是因为当时建造房屋时,由于主人姓龙而走蛇行,不按中轴线设计,以避免不吉之兆。不过,这仅是一种传说,对真实原因并无解答。
穿过寨门,一道石制的大门迎接你,上世纪90年代末,还有一座戏楼,现在已不存。在防御匪患的情况下,大门并不宽敞,但厚六尺,以防万一;两重石门上镌刻着石制联语:“业绍箕裘祥凝凤阁”、“王言纶綍恩满龙门”,横额书写了“恩承北阙”,表达了家族得以昌盛的感激之情,以及希望福气永远如同南面那般丰厚。
跨过十一级台阶,便进入第二进天井,再经过过廊,便抵达第三进堂屋。这座庄园,其重点在厅堂格局,是一种庄严肃穆的建筑风格。每块基石长约4米,从对面的尖山子采取,每个工程都请了一百多名工人修砌两年之久,从采石场打好再搬运回来,这些都是为了创造出这样宏伟壮观的一片景象。
关于这个庄园何时建起的问题,也存在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是在清同治二年(1863)建此;也有说是在清康熙年间或嘉庆二十二年到道光四年的某一年之间。但通过族谱记录,我们可以推断出最可能的是嘉庆二十二年到道光四年的某一年之间,因为当时龍元栋在雍乾时期移民来川,他带来的财富用于建设这所豪华住宅。而随后的乱世,他们又不断扩建和维护这一珍贵财产,使其成为今日我们见证的一处美丽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