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阳、黄平和松桃等地,农历四月初八是一个深受苗族喜爱的传统节日。每逢这一天,数万人聚集于市中心的喷水池,共同庆祝这个盛大的民族节日。参与者们来自周边地区,不仅包括各郊区,还有惠水、修文、息峰、平坝和安顺等县市。尽管这场庆祝活动仅持续一天,但它却是多样化的文化活动的中心。
苗族群众在此时按照他们祖辈的习俗,准时集结于喷水池,以祭奠埋葬在那里的苗王为目的。在随着时间推移,这个仪式变得更多关注社交和娱乐,而祭祀元素则逐渐淡出。但即便如此,每个人都带着特制食物,如乌米饭、小粑包等,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这一天主要由年轻男女跳芦笙舞唱歌并进行社交,这些活动往往持续至凌晨,然后第二天便自然而然地结束了。
关于“四月八”节日的起源,有这样一个流传甚广的小说故事:很久以前,在现在贵阳附近居住的一个苗族部落里,有名叫古波养六的人,他以其勤劳勇敢和智慧赢得了部落成员的心。他不仅开垦荒地,而且还种植庄稼,使得他的生活越来越富裕。当时该地区森林茂密野兽频繁出现,对庄稼造成损害。一次古波养六射杀了一头母猪龙后,将其心脏收藏起来,并将之放在水中雨下或干处晴朗。这种神奇的手法使他的庄稻成长得更加丰硕,一连几季大丰收,让整个部落欢欣鼓舞。
然而,这消息最终传到了另一个部落——河都务人的耳朵里,他们派遣一个商人到格罗格桑换取真龙心,并趁机入侵嘉西坝(今喷水池所在地)。古波养六与他女婿祝德弄与乡亲们英勇抵抗,最终三天三夜激战中双双牺牲。这一天正好是农历四月初八。
自此之后,每当这一日期到来,苗族同胞都会穿上最美丽的服饰携带芦笙及箫笛前往纪念先人们的地方。在那里,他们会分批聚集,为亡故前辈举行追思礼拜。此外,由于参与者的分散分布,加上婚礼邀请以及商业贸易需求,“四月八”也逐渐融合了更多社会性质和经济活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