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节年的序幕下,客家人以独特的风俗迎接新春。除夕,这一天不仅是汉族民间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更是客家人心中最重要的庆典之一。他们保留了许多古老习俗,让这一天充满了特殊的意义和喜悦。
早晨,客家人会清洁家庭内部外部,确保环境整洁,因为初一至初三期间,不要往外倒垃圾,以示聚财。而那些留在户外的小物品也必须收回内室,以防止财气流失。这是一个清晨必须完成的事项。
打扫完毕后,他们准备丰盛的早餐与午餐,因到中午时分需要开始筹备年夜饭,因此这两顿饭通常晚些吃,并且尽量放松肚子,为晚上的美食预留空间。
接着,凡是当年添男丁的人,都会派人去祖祠进行彻底打扫并粉刷墙壁,使得祖祠焕然一新。午后,一些家庭成员携带祭品前往祖祠拜祭进香“敬祖公”。仪式结束后,有些还会放炮竹或铳声,此刻祖祠四处弥漫着香烟与炮竹声响,从中午一直延续到黄昏,这种习俗近年来逐渐淡出人们生活。
到了中午,家长们开始准备丰盛多样的年夜饭菜肴,如鸡、鸭、鱼以及特色菜如酿豆腐、酿辣椒和酿茄子,以及制作肉丸等。此过程耗时数小时,而此时,小朋友则被安排洗浴更换新衣裳。在过去,当贫穷困难的时候,只有过年才有机会穿上新的衣服。
下午3点左右,每个家庭都开始贴对联挂灯笼,由年轻力壮之士负责贴对联,而老人妇女则参与其他活动。一方面要求力量强壮,还因为女性此时忙于处理杂务,所以这种工作落到了青年人的肩上。
贴完对联,大约5点左右,一些家庭已经开启了团圆晚宴。在享用美食前,每个家庭都会放置鞭炮,以代表来年的顺利平安。如果听到邻居放鞭炮,就不要再去串门,因为那段时间属于不串门的禁忌期限内。此刻每个人都期待着团圆欢乐的一晚,没有任何干扰能破坏这个温馨瞬间。
随后,大家围坐在一起共享压岁钱及甜蜜温暖的情感。一些地方甚至还有送压岁钱给长辈或小孩的情况,让这个传统活动更加完整而深情。整个房间照亮灯火通明,即所谓“点岁火”,即使牛栏猪舍也不例外,有的地方还会点起灯光。当夜幕降临,每个角落都是欢笑与祝福交织成浓厚的气氛,在这样的氛围里迎接新春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