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地史迹|屏山县龙氏庄园:川南客家堡寨的最简民宿设计
深邃的山路绕过,蜿蜒而上,抵达岩门村的小名骑龙埂。这里山势险峻,从埂上望去,近处峰峦耸立,远山缥缈,如同一幅生动的画卷铺展开来。一条柏油小道盘旋而起,将岩门与大乘镇连接在一起。
两侧的居民楼房错落有致,而在山腰上,一座宏伟的大宅院屹立不倒,它坐西南向东北,与道路相邻,背靠着骑龙埂。这座宅院依据自然地形逐层升高,以优美的视野和群山环抱为背景,其气度非凡。
这就是著名的龙氏庄园,由外部寨墙和内部庭院组成,占地5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前后分为三进,有房舍53间,是典型的岭南风格与北方建筑巧妙结合之作。其寨墙由条石修成,为一个超过2米高台,上有夯土垛墙,并设有枪眼,可以防御敌人。而在最后方,还有一对碉楼各一,每个高度超过10米,为西边和东边提供了坚固防御。
从空中俯瞰,这座庄园呈现出明确轴线、舒展方正、院落重叠的情景。细心观察会发现,这里并不是严格按照中轴线布局,因为当时建造房屋时,他们认为主人姓“龙”,走蛇行可能不吉利。但这只是一种民间传说,不可信。
穿过寨门,便进入了宅院第一进。在空间布局上,从大门开始,一级一级升高天井、门厅和庭院依照地势大小不一,但每一部分都独具特色。第二进是通过十一级台阶才能到达的一个过厅,再往后是第三进,也就是后院,最宽敞的一片青石铺就的地面,以及供奉先祖的地方——堂屋。
整体来看,这座龙氏庄园以其厅堂格局显得非常庄重肃穆,每块石头都是精心挑选并雕琢后的作品,其中一些甚至来自对面的尖山子。在老辈人的记忆中,大厅曾挂着木匾,上书“皇恩”字样;还有镀金牌匾刻着“竹苞松茂”和“德业崇高”。但这些历史痕迹已经消失无踪,只留下了一些猜测和传说。
关于这个庞大的建筑何时建造,其说法众多,有人认为是在清代同治年间,有人则提到康熙年间,但更多的人相信它是在嘉庆至道光年间之间被建立起来。此外,还有人推断出此次修建花费巨资,而资金来源可能与风水先生或偶然发现的一笔财富有关,或许这是解释家族经济状况提升的一个合理故事。不过,无论如何,这所位于屏山市大乘镇岩门村的小地方,即使没有具体年代,也已成为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地方,让人们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