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每到正月初一,家家户户都会举行开门发火笼的传统习俗。这个习俗源于古代人们封门待喜,在大年初一之前不敢轻易出门,只有响起“开门炮”才能出去。火笼是点燃后用高粱秆制成的小锅盖,不断煽风,使其越烧越旺,这与发财、兴旺、红火有关,是保德地区的春节民俗之一。
接神活动则是在腊月二十三日诸神向玉皇大帝汇报一年来的事迹,然后在正月初一返回人间。这项活动已经演变为迎新辞旧的象征,包括点灯、上香、上供、奠茶、敬表和磕头,以及放炮等仪式。在孩子们穿着花衣服围着火笼燃放鞭炮时,全村灯火通明,炮声不绝,整个天下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
过去保德过年放炮有特定的数量,如麻炮三个,以取“连中三元”的寓意,现在已无定数,而花炮和礼花交织其中五光十色,热闹非凡直至日出。爆竹声响标志着辞旧迎新,也体现了喜庆的心情流露。
据《神异经》等古籍记载,燃爆竹最初是为了辟邪。当时深山里有一种厉鬼叫做“山魈”,但当它们来寻找取暖时,一次偶然爆裂的声音吓散了它们,从此再没有危害人类。因此,每逢腊至严寒便燃 火爆竹,以造声势预防“山魈”。随时间发展,这样的习惯演变成了禳灾祈福的仪式。
拜年则是春节活动中的另一项主要内容,它开始标志着春节活动进入新的阶段。在拜年的过程中,晚辈给长辈磕头祝寿,并且要高呼尊称,如“给爷爷拜年!”拜毕之后,要收到长辈赠送的压岁钱。此外,还有团拜这样的集体联谊活动,让人们互相祝福并勉励,在新的一年里争取更大的胜利。而对于新媳妇给宗族长辈、新郎新娘对家及岳家的拜访,则通常安排在初二或之后进行。
除了面对面的拜年方式,还有帖子形式和电话形式,即通过投递名片或贺卡表示贺年,以及通过电话进行远程沟通。这些建立起来的是一种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的人际交流方式,让人们即使隔离也能彼此感受温暖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