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镇,位于莞、深、惠三市交界处,是客家人聚居地,保存着完好的客家传统文化。这里的彩扎麒麟和麒麟舞被列入国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了“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麒麟文化传承基地”以及“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客家人对这些艺术形式的热爱源于一个关于孔子的美丽传说,他们将这作为一种文明的象征来崇拜。
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清溪每年都会举办盛大的新春活动,其中包括激情澎湃的麒麟舞表演。这一活动不仅吸引了当地居民,也让外来的游客感到惊喜。在这一时期,经济的发展为这些古老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得它们得以复苏并获得更多关注。
随着时间的推移,清溪麦金舞队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赢得了多个奖项,并且有机会在澳大利亚悉尼华人春节大巡游上表演。此外,他们还在维也纳的一场比赛中夺冠,这些成就使得他们成为国际上的知名团体。
除了舞蹈,还有一种特殊的手工艺——彩扎技艺,它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其中最著名的是高华家族手中的制作技艺,该家族五代相传,一直致力于保持这一独特技能。央视科教频道曾专门拍摄了一档关于此技艺的手术片,并且黄素明与其子黄志成父子都被评选为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人员。而2014年,这种技术终于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最后,不可忽视的是四代从事武功艺术的黄鹤林,他带领自己的家族改进了旧有的表演方式,将长身 麒麟变成了短身,使其更加适合现代观众,并融合了南拳和洪拳等武术元素,使得表演更具时代感,同时保留了岭南地区特有的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