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代,孙思邈以其高明见识和卓越贡献,被誉为道家代表人物。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医药学家,而且对天文历法也有深入研究。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提出了“大医精诚”的思想,这是关于医德的一篇重要文献,对于习医者来说,是一本不可或缺的经典。
孙思邈认为,大医必须具备两个品质:精和诚。精指的是医者必须有极高的医学造诣,认为medicine是一个至精至微的事业,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诚则要求医者具有高尚的人格修养,以同情心去感受病人的痛苦,用慈悲之心来治疗疾病,不应为了名利而自满。
他所著的书籍如《老子》、《庄子》等,以及他编撰的《千金方》,都显示了他的博学与才华。在后世,他被尊称为“药王”,并且在道教中被奉为九天采访三界药王天医大圣、妙应真人等神圣职位。
然而,《旧唐书》的记载中有一段矛盾的地方,那就是关于孙思邈年龄的问题。根据记录,他自称开皇辛酉年出生,即公元541年,但当时正处于西魏时期,而开皇年间却是隋朝。此外,当时魏征修史时访问孙思邈,并且视若目睹,这也意味着孙思邈应该是在南北朝时期活跃,因此他的寿命问题成为了一个历史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