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名人列表中的大医精诚孙思邈仿佛在呼唤着后世的医者们请以我为榜样以精诚治愈每一位患者

道家名人列表中的高明见孙思邈,南北朝至隋唐间著名道士、医药学家,于阴阳、推步(天文历法)、医药无不精通。孙思邈所著之《备急千金要方》第一卷提出“大医精诚”的思想,是论述医德的一篇极为重要的文献,为习医者所必读。在该书中,他认为大医必须具备两个品质:一是精,即要求医者要有深厚的医学知识和技能,以达到对疾病的精确诊断和治疗;二是诚,即要求医者要有高尚的人格修养,能够同情患者的苦恼,并以慈悲心去救治。

《旧唐书.孙思邈传》记载了孙思邈的一生,他从小就聪明过人,在年轻时即能谈论庄子、老子的哲学,还学习释典。他在周宣帝时期隐居太白山,但后来因隋文帝征召而出山,被授予国子博士职位。当他被太宗召见时,因为他的容貌显得非常年轻,因此被赠予爵位,但他坚决拒绝。他的生活简朴,不求荣誉,只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人,这种高尚的品德使得他受到人们尊敬,被尊称为“药王”。

然而,《旧唐书》中关于孙思邈年龄的一个记载自相矛盾,让人们产生了关于他的真实年龄的一个谜团。他自己声称是在开皇辛酉岁(公元601年)出生的,但乡里的人说他已经数百岁了,这让人难以捉摸他的真实寿命。尽管如此,他直到永淳元年才去世,那是一场令人瞩目的生命旅程。

随着时间的流逝,孙思邈的地位越来越高,被后世尊为“妙应真人”,道教则将他封为“九天采访三界药王天医大圣”、“药王孙大真人”等多个尊称。这位古代的大夫,其智慧与慷慨仍然激励着后来的医学家和道教修行者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