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道家真仙体道通鉴第三十七卷:张果传
张果,恒州人也,隐居条山。时人传果有长生秘籙,耆老云为儿童时人见之已,言数百岁。常乘一白驹,日行数万里,休则疊之,其厚如纸,置于巾箱中,乘则以水噀之,复成驴矣。唐太宗、高宗征之不起,则天皇后召之出山,不至。
开元二十三年,有詔通事舍人裴晤馳驛於恒州迎之。果对晤气绝而死,因焚香宣天子求游之意,一夜间苏醒。不敢逼,以此闻于朝廷,被明皇帝赐酒饮斗不醉,再次饮酒忽从顶湧出冠子撲落地化为榼蓋,上及繽御皆惊笑。
累试仙术,不可穷纪。在唐明皇前展示了他的神奇能力,如能累日不食、善息气、能饮大量酒而不醉等。他还曾说自己是堯丙子岁侍中,并且他的容貌如六七十岁的人。但当邢和璞推其寿命,却懵然莫知;又被帥夜光视察,也未见其踪迹。这使得明皇更加相信他是一位真正的仙者。
有一次,他被问及叶法善的身份,但他回答说知道但不能说出去,因为一旦说出口便会死去。他请求明皇免冠跣足救他,便活了过来。当晚,他用水噀面就让法善恢复了生命。此后,他被授予银青光禄大夫的官职,并号称通玄先生。他多次要求回归恒州,最终被允许带着随从二人返回恒州,在那里结束了自己的生活。
在天宝初年,当李白来到东游时,他听闻宣平隐居城阳山南塢中的庵房。一路上,他在洛阳城桐华之间的一处传舍题诗留念:“隱居三十載,
築室南山巔,
靜夜翫明月,
閑朝飲碧泉。
樵人歌隴上,
谷鳥戲岩前,
樂矣不知老,都忘甲子年。”这首诗引起了李白的赞叹,让他前往新安寻找宣平,但最终没有找到,只好在庵壁题下自己的诗句:“我吟傳舍詩,
來訪仙人居,
煙嶺迷高跡,
雲林隔太虛。
窺庭但蕭索,
倚杖空躊躇,
應化遼天鶴,
歸當千歲餘。”
后来有人发现一个婢女独自一人采樵,她遇到了一个人坐在石上吃桃,这个人竟然是她家祖先许宣平的本尊。这件事情发生在懿宗咸通十二年之后,将近百余年后的时间点。这段故事流传下来,为人们讲述了一位真正超凡脱俗者的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