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元帅,古时道教中行刑拷鬼的神将,其名号与“打邪灭巫朱元帅”并列在拷鬼棒上,这背后藏着一段深远的历史和文化故事。据《酆都内台考召秘旨》记载,孟元帅乃酆都巨天力士追摄行刑元帅孟锷,以金槌勘鬼闻名遐迩。其形象栩栩如生:赤枣面,团眼,四方口,须胡,一身紫方巾掩心铁甲、青衫皂袍、穿靴短裙。
在古代道教体系中,酆都山是北方癸地之所在,那里的山高二千六百里周回一万五千里,上下皆有宫室,有十二宫领鬼十二宫统神,每宫周回一千里,上下左右各有六宫共二十四宫。其中酆都内坛八将即负责捉缚、拷缚这些鬼神,其中包括了韦元帅、刘元帅、王元帅等,他们各自具有不同的形象和职能。
然而,从前文不难发现孟元帅与朱 元帅虽然同样职司除邪,但性质不同。朱 元 师专管打邪灭巫,而孟 元 师则主司行刑拷鬼。这两位神将分别掌握着不同的职能,无论是对付罡风浩炁不正的恶毒炁气还是对抗那些不信道法的恶徒,都展现出他们不可替代的地位。在网络上流传的一些文章往往混淆了这两个名字,将“打邪灭巫”误称为“孟元帥”的职责,这种错误显然违背了原有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承。
因此,在探讨道教中的神灵与符咒时,我们应当更加细致入微,不仅要了解它们的具体功能,更要尊重它们所代表的情感和意义,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世界,与这些古老而又奇特的事物建立起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