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个日冕祥云分享在朋友圈言言隐奥看不懂字字幽微能不信吗道教文化天然道观探秘大道至简的物品之谜

在朋友圈里,许多人分享他们拍摄的奇异自然现象,如日冕、蘑菇云和神秘祥云等。然而,这些分享者往往不了解这些自然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而专家们解释说,这些都是光线和气体如何折射和反射形成的自然现象。

道教文化中有着丰富的经典著作,它们包罗万象,从教规教戒到斋醮科仪,再到演道度人、音律天文以及神话故事,都有所记载。那么,道经中的内容又是怎样的呢?

《开经玄蕴咒》这段文字,就已经为我们揭示了道经是如何产生的。当然,这一段咒语对那些未曾读过老庄或诵过四品经的人来说,其意义深远,他们应该通过阅读这些古籍来忏悔自己的罪业,并皈依太上斋戒,以求精进并归于真实清静之宗。

以下,我们将以《开经玄蕴咒》为例,看看道教经典是如何被创作出来的,以及它们代表了什么含义。这里的注释全部使用白话(以下注解仅供参考,不代表道教之音立场)。

“云篆太虚,浩劫之初。”这里,“云篆”指的是那些奇怪形状的云气,比如彩云、日冕等。“太虚”可以理解为天空。而“浩劫之初”,则意味着大灾难即将来临或者当时宇宙间存在一种特殊状态。

“乍遐乍迩,或沉或浮。五方徘徊,一丈之余。”这几句描述了这些奇怪形状变化的情况:“乍遐乍迩”表示忽远忽近,“或沉或浮”说明它们会随意上下漂移,“五方徘徊,一丈之余”则表明它们在空间中移动,有时候能达到一丈多高。

“天真皇人,按笔乃书。以演洞章,次书灵符。”这里出现了一位神仙——天真皇人,他能够认识并记录下这些奇观。他用笔写成了有的,用符号画成了有的,即形成了灵符图章。这也是为什么只有道教会有灵符,而其他宗教很少见到的原因,因为所有这一切都源自龙章凤篆。

“元始下降,真文诞敷。昭昭其有,冥冥其无。”这四句话介绍来源与作用:这是祖师爷讲法度人的梵气结成的一种形式,是真正的文字,也就是我们的 道经。大部分关于此事的人可能没有真正地读过这些文献,所以他们不知道其中奥秘。

“沉疴能自痊,尘劳溺可扶,幽冥将有赖,由是升仙都。”最后四句描述功效:“沉疴能自痊”,重病可以自己治愈; “尘劳溺可扶”,烦恼也容易解决;即使落入幽暗的地方也有救赎,只要依靠它就能长生不老。在这个过程中,无论遇到何种困难,只要坚持修行,就能够得到帮助,最终达到修炼成功的地步,即成为仙人之一。但对于很多普通百姓而言,这些只是美好的愿望,他们只能看到祥云,却无法理解其中深层次含义。此外,还有一些关于达摩祖师传授法宝给黄帝的事迹流传至今,但是否属实尚待考证。在一些特别的情境下,比如祈福、开光等活动时,上天就会显露出各种神奇景观,与此同时,在某些特定的场合也会出现类似的大日月圆满照耀下的瑞相,如飞鸟展翅、高山仰止等极端美丽景色。而且在每个重要节庆期间,大型集体朝拜活动都会举行,其中包括迎接圣贤降临及超凡脱俗等行为,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如此,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探究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一切都已经在那本最古老最伟大的《大罗天藏经》里详尽阐述了。一共有1,924,380卷,如果把它们带下来只剩19,742卷,那么其他仍然隐藏在地球上的还有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