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亲自二十七日下午算大帐,二十八日客堂备席请团年。年三十日下午于山门外设香案,供本宫前羽后化各派霞灵牌位,巡照下过普板,高功、经师于大殿搭衣起韵去山外“召请”(摄召),监院拈香,摄召毕,经师引道,监院捧牌位去祖堂安位,是为“请羽化道众回常住过年”。各殿主去厨房请供,寮请表。晚课,出坛祭孤,转天尊。下殿后经师起韵打法器引监院到各处神位前“化普表”。止静后吃过晚饭稍停一刻,我执事排班,请监院,大厨房“接灶”。经师到客堂吃果茶。毕,我发鼓行祝寿科仪。毕,我云集祖堂。毕,大众给监院辞岁,我给大众辞岁,我们普同辞岁。我学生给先生辞岁。
初一子时开静喝“胡辣汤”。早课出坛、祝将、转天尊早课毕,我化庆贺普表接喜神。在接喜神的场景中,我们按这年的喜神方位在山门外设香案,上供“喜神”牌位。我持香到喜神案前插香于炉,再拔香快步回到大殿。此时巡寮燃长鞭炮,一路跟随着我。你问:“喜神回来没有?”我们回答:“回来啦”,你遂即抓破斗上所蒙红纸,大把抓斗内之物撒之,再问再撤,这样做了三次,你最后扬斗撒完,然后我们拥挤乱抢,你最后扬斗撒完,我们则互相拥抱。
接过喜神之后,我们继续进行拜年活动,每人朝上三叩首。当知客喊:“大众给监院拜年”,我们纷纷站起来朝上拜。我也带领大家向您致敬,并由您向我们致敬。这段时间里气氛热烈而欢乐,有的人快有的人慢,但每个人都充满期待和幸福感。
接着,由我发动鼓行祝寿科仪,在祖堂云集结束这一系列活动。大众与您的交谈和互动,让这一场面显得既庄重又温馨。在这些五天的时间里(从初一至初五),我们的生活节奏更是紧凑:早晨和傍晚都要出塔,而中午则是一顿丰盛的餐点——混元菜。
自腊月二十四日开始,我们不再转动位置,而是在十方或云水居住,这就是挂年单的开始。在正月初五那天,我们还会有特别的活动——上坟。在此期间,每个人都会穿戴整洁,从祖堂走出,将祭品送往坟墓并焚烧冥火,以示纪念逝者。而清明及十月一日也是这样的传统习俗。
除了这些,还有一项重要任务,那就是每个清晨必须前往皇经殿进行皇经祈福,并在傍晚举行皇忏祈愿。如果遇到特定日期,如庚申或甲子,则需要额外拜访斗星以保佑平安。而在正月八夜,将迎来祝寿仪式,而第二天便是庆贺活动,使这个特殊季节更加值得期待与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