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养生智慧与天和地共舞超越儒家束缚的常规 - 天然道观

庄子的养生智慧:在天地间与自然和谐共舞,超越儒家礼教的束缚 - 天然道观

远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庄子,就深刻认识到生老病死如同昼夜轮回,是无法抗拒的自然法则。他以古人“不知悦生,不知恶死”的生死观为鉴,在生命之年不沉迷于欢乐和空耗精力,也不因为“老之将至”而恐惧死亡。庄子活到了83岁,无疾而终,他的寿命比那个时代的人平均寿命长了好几倍。

他的养生秘诀有四:

一是清心寡欲。庄子认为,“私”是万恶之源,百病之本。一个人如果心中充满私心,便会计较得失,患得患失,思想上常常不得安宁,最终必定身心疲惫,导致疾病困扰,只有剔除功名利禄的心思,使精神得到宽慰,便能保全身体,保持健康,可以享受长久的生活。“少私多寿”,这是庄子总结的养生的规律。

二是节制情欲。人欲不可绝也不可纵也。过度的情欲会招来灾祸和疾病。如果能够控制情感,就不会欺负他人或损害尊严;节制食欲,则不会贪吃伤害自己;节约权利,则不会投机取巧或逢迎附势。“多行不义必折寿”。只有做到知其荣耀守其耻辱安身图志创业洁身自好的人才可称大丈夫。“寡欲多寿”,这是庄子提倡的一种生活方式。

三是修炼内静。在静默中寻求治愈。如果一个人的日常生活充满喧嚣不安,没有片刻放松,那么他们的心灵就会疲惫无力,从而引发各种健康问题。他鼓励那些追求长寿的人要培养自己的自我控制能力,要在混乱中保持平静和稳定,让自己轻松自在地生活。这就是他提出的“头空、心静、身松”的修炼方法。“清静多寿”,这是庄子的养生信条。

四是豁达处世。庄子认为,当时尚且顺遂就应居住其中,不让悲喜影响你。当他形象地比喻说,一只野鹤虽然没有固定的地方,却可以自由飞翔,它们既能找到食物又能享受自由;相反笼中的乌鸦尽管吃饱了,但它们却被限制不能飞翔只能跳跃,全天低头无精打采,这样的生活难以维持下去。而人们如果被自己的心理障碍所束缚,最终将会忧郁苦恼,因为“病由心起”。只有豁达开阔胸怀才能真正地享受到生命带来的快乐。“豁达多寿”,这也是庄子的性格特征和处理事务的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