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常住过年规范修道入门心法的故事

我借月二十七日下午算大帐,二十八客堂备席请团年。年三十日下午于山门外设香案,供本宫前羽后化各派霞灵牌位,巡照下过普板,高功、经师于大殿搭衣起韵去山外“召请”(摄召),监院拈香,摄召毕,经师引道,监院捧牌位去祖堂安位,是为“请羽化道众回常住过年”。各殿主去厨房请供,寮请表。晚课,我出坛祭孤,转天尊。下殿后经师起韵打法器引监院到各处神位前“化普表”。止静后吃过晚饭稍停一刻,我执事排班,请监院,大厨房“接灶”。经师到客堂吃果茶。我毕发鼓行祝寿科仪。毕,我云集祖堂。大众给监院辞岁,我给大众辞岁,大众普同辞岁。我学生给先生辞岁。

初一子时开静,我们喝“胡辣汤”。早课我们出坛、祝将、转天尊,上早课毕,我们化庆贺普表接喜神。在接喜神的场景中,我们按这年的喜神方位在山门外设香案,上供“喜神”牌位。一只斗内装有花生、核桃、枣和钱等物品,将它们包裹好备用。当接喜神时,每个人持着香柱插入炉中,再次叩首并拔出香柱,一路快步回到大殿前。我作为一个参与者,也遵循了这个过程。

随后,我们进行了拜年活动:每人都要朝上三次叩头,有些人快,有些人慢,但大家都乐在其中。在这一系列活动中,没有固定的顺序,每个人的动作都是自由自在地进行的,最终形成了一种观腾之气,让人们感到既欢乐又满足。

接着,我们举行了拜年仪式,在此期间,大鼓响起,又是一段热闹非凡的场面。此时,这个节日期间的规矩是:初一至初五北方常住吃大馍,而其他时间则会有一些不同的食物选择。这几天里,无论是早晨还是傍晚,都不得不穿梭于各种繁忙和忙碌之中。

正月初六日上坟,这是一个重要而庄重的活动。在此期间,每个人都要准备好自己的祭品,并且按照特定的程序来完成整个仪式。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展示严肃认真的态度,还需要展现对死者的哀思与敬意。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净化心灵和纪念先人的方式。

最后,由于我们的宗教习俗要求,从腊月二十四日开始,一直到元宵节结束,即使是在最寒冷的时候也不得停止我们的修炼或其他宗教活动。而到了清明或者十月一日,当春风拂面或秋雨滋润时,我们再次踏上征途,以此来保持与自然界的联系,同时也为了能够继续修炼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