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艺术探秘:魏晋南北朝的天然神韵与六种人避开之地——不适合此六种人的古朴道观
在那遥远而又神秘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其美术也随之焕发出了新的生机。这个时期的道教造像,不仅在面部特征、服饰和手势上受到了佛教造像的影响,而且在形式上也模仿了佛教艺术。许多道教神像都采用圆拱龛、莲花座,以及舟形背光和头光,这些都是佛教艺术中常见的元素。然而,尽管如此,道教造像是以传统的中国服装为基础,并且常常会附带着胡须和麈尾或其他符号。
据记载,最早的一件现存道教雕刻作品是由魏文朗于北魏始光元年(公元424年)所敬造。这是一块石碑,上面有四个半圆形雕刻,每个雕刻都表现了一位神仙。在铭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供养人的名字,他们既包括信仰佛家的,也包括信仰道家的。
羽人飞仙形象虽然源自汉代,但直到高浮彩塑出现才变得更加流行之一例就是敦煌莫高窟第297窟中的羽人彩塑像。这尊塑像是代表性的,它展现了一位身穿短裤、双手如鸟爪、颈部和脚部环饰的人物,同时它还体现了当时文化之间相互影响和吸收的情况。
老子被奉为最高宗师,在《后汉书·孔融传》中首次提及,而“老君”这一称呼则是在北周保定二年(公元562年)李昙信兄弟敬造的一尊石像中出现。在这尊石像上,题记明确指出这是释迦牟尼、太上老君以及诸多菩萨共一躯供奉。而杜世敬于北周天和三年(公元567年)敬造的一尊老君画像,则更为详尽地描绘了一个戴冠、身着袍衫并持有符契的人物。
随着寺观与祭坛的建立,反映神仙故事的情境壁画也应运而生。在那个时代,有很多著名画家专门擅长绘制壁画,他们注重构思精细化处理,还有一些工匠则侧重实用性,以色彩丰富图案来表现景物。
这些壁画通常直接用白粉泥或土红色底打稿,再加以勾勒线条粗糙,用红绿蓝三色颜料来进行装饰。至今仍能看到的是敦煌莫高窟第249窟东王公图以及西王母图,这两幅壁画都是西魏作品,它们展示了当时文化交流深入的情况,即便是在佛寺里,也可以找到崇拜东王公与西王母的人们。
河北磁县大冢营村发现了一座东魏茹茹邻墓,其中壁画上的鬼神奔腾,是一种典型的地下葬习俗;甘肃酒泉丁家闸墓中的壁画风格与敦煌同时期作品相近,为十六国时期留下的遗迹。
除此之外,那个时代还有许多文人擅长绘制人物肖像,如曹不兴,他以其精湛的龙纹技艺闻名;荀勖善于描绘山水山林等自然景观;顾恺之虽主要以写意笔法著称,但他的《列女仙》、《列仙图》等作品同样充满了对自然界细腻描摹的手法;陆探微则以其独特的手法创作出了“一笔功”的特色;张僧繇则因其简练但含蓄的手法得到了极高评价,并且他在设色的方面使用印度技术,与曹仲达及吴道子的技艺共同成就了后世美术发展史上的重要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