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靖调年土家摆手

作者:田二文向治学信息来源:团结网 勤劳勇敢的土家族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及图腾崇拜和土王崇拜活动中创造出了大量传统舞蹈,主要的有“摆手舞”、“铜铃舞”、“跳丧舞”和“梅嫦舞”等。但最具代表性、典型性,并普遍流行、世代相传的当数“摆手舞”,龙山、永顺等地称“舍巴”,保靖称“调年”。据考证,保靖调年摆手起源于首八峒八部大王祭,并成为后来酉水流域各地土家族齐跳的摆手舞之根。 保靖县境内酉水河畔的碗米坡镇首八峒,是土家先祖八部大王故里,又有清代乾隆年间复修的首八峒八部大王庙遗址,故被誉为酉水文化中心。现存州博物馆内的原八部大王庙的半块残碑碑文载:“首八峒,历汉、晋、六朝,唐、五代、宋、元、明,为楚南上游……故讳八部者,盖以咸镇八峒,一峒为一部落……”还有古庙留存的一副对联,曰:“勋犹垂简篇驰封八部,灵爽式斯土血食千秋”。 八部大王庙残碑,既指明了古时酉水流域共有八峒,一峒就是一个部落。更指明了首八峒是八峒之首,是酉水流域土著民族八个部落中首封八部大王于此,并威镇统率其余七个部落,从而称雄一方的。还指明八部大王庙最迟在汉代时就已存在。 庙联表明酉水流域土家人对本民族诞生的半人半神的英雄八部大王的认同,以及深怀感念和崇敬之情的心理。上联用白话可译成:你的功业和谋略名垂青史,皇帝的使者飞驰而来,分封你于八蛮峒口的广袤之地。下联用白话可译成:你死而为神,是这片土地上后来者的榜样,并享受土家人千秋万代的血食之祭。 在首八峒一带至今流传的神话传说中,“八部大王”被呼作向王“涅壳赖”,是他带领土家先民们走出茹毛饮血野蛮阶段,并步入定居的农耕社会,威高德昭,赢得了千秋血食之祭。口头传承的《梯玛神歌》告诉人们,涅壳赖死于天朝的投毒御酒,死后被葬于紧靠酉水的首八峒的一个小山丘上,并建起一座庙宇,那就是流传千古的“八部大王庙”。 因为对人神合一的民族英雄涅壳赖的顶礼膜拜,八部大王庙祭祀活动代代相传,沿袭至今,成为酉水流域土家人不可或缺的精神皈依。方志谱牒中,多有记载。清同治年间的《保靖志稿辑要》载:“保邑未改土以前,历有血礼之土神。”这个土神正是酉水流域土人血祭上古时期的先人八部大王涅壳赖。此间的《保靖县志》也有以下记载:“正月初间,男女齐集歌舞,祓除不祥,名曰摆手,又谓之调年。立秋日并春秋社日亦如之。” 碗米坡首八峒的八部大王庙正月祭祀之仪最为隆重,规模极大,土民聚集,观瞻祭祀,参与调年者往往逾万人。正月祭祀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三至十五举行。是时,男女老少,除保靖本县土家人,还有龙山、永顺,湖北来凤、鹤峰,四川秀山、酉阳等地土家人,拖儿带女,背起糍粑、腊肉、供果、香纸、蜡烛,不辞几百里之遥,跋山涉水,来到首八峒朝觐祖庙。男女老幼着上土家盛装,伴着通宵达旦歌唱的《土家摆手歌》,在大摆手堂进行调年摆手活动,共度调年大节。明代《永顺宣慰司志》记载:“古设庙以祀八部大神。每年正月初一日,巫祀弑白水牛,以祀一年休祥。”来凤县百福司镇新安村庙堡摆手堂载有当年保靖首八峒祭祀活动与调年盛况的赞许文字。碑文云:“盖闻神威赫矣,千秋顶祀之瞻,庙貌巍峨,此皆生而为英死而为灵也。弘仰献之重,惟我爵主,昔威震乎保靖。今恩育坝空,过岘(山名,在湖北)者,犹思堕泪之碑。望铜柱者,讵昧义庇之绩……”在这里赞彭公过之而颂八部不足,原因在于土司盛世的缘故。但从碑文记叙的事实看,说明八部大神的祭祀盛况莫过于其发祥地保靖,则是客观公正的。 首八峒“八部大王祭”有特定程序。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三至十五,土家男女老少欢聚在此,例行祭祀调年。其祭祀程序为:主持人宣布祭祀开始;峒寨德高望重族人用土家语念祭文;杀猪、杀牛、杀羊,并把三牲头割下置于案上;祭祀官宣布抢吃三牲鲜血;部分男人跳毛谷斯;由梯玛领舞,众人齐跳摆手舞。领舞梯玛边舞边唱摆手歌,内容叙及人类起源、民族迁徙、英雄故事等,歌咏农业事部分众人随梯玛边舞边唱。调年摆手基本动作有三类:一是祭祀娱乐性的单摆、双摆、回旋摆;二是反映劳动生产的砍火畲、挖土、摘包谷、犁田、插秧、割禾、打谷等,每一动作后都跟有衔接很紧的单摆;三是打粑粑、钓鱼、梳头等生活模仿性动作。 以上可以看出,八部大王庙调年摆手旨在追忆祖先创业的艰辛,缅怀祖先的功绩,展示土家先民的生活场景。整个活动充满着浓厚的祖先崇拜痕迹。 首八峒八部大王庙虽已倾圮,但它曾是保靖调年摆手的滥觞之地,从这里,摆手舞逐渐传遍酉水流域土家族广大地区。人们惟首八峒是瞻,相继在酉水流域纷纷仿效,建起了幢幢庙宇,供奉八部蛮酋的木主。于是以祭祀八部大神为第一要义的庞大而广泛的舍巴日活动,在酉水流域蔚然成风。《龙山县志》对该县祭祀八部跳摆手舞的情况作过如下记载:“土家还信奉八部大神和土王。土家人居住地区都建有八部大王庙和土王祠,也叫摆手堂。每年农历正、三月间,土家人都到神堂跳摆手舞,纪念八部大神和土王,以农车公社马蹄寨的摆手舞活动规模最大。” 随着时代的进步,保靖调年摆手不断发展变化,文化工作者们在传承其精髓的同时,对其增加新的内容,使其充满时代气息。 1957年8月,湖南省土家访问团在保靖等地访问过程中,发动群众恢复摆手舞。1983年2月18日、19日(农历正月初七、初八),保靖县在县城迁陵镇举行盛大的土家族调年会,有11个乡镇3000多人参加文艺表演,观众达6.5万人,县长亲自升起龙凤旗,带头跳起摆手舞,万众欢腾。1985年8月,日本友好访华团来保靖参观访问。为迎接日本客人,县文化部门在县城酉水河上举行“水上歌会”,演出了摆手舞、酉水号子、土家族哭嫁和迎亲等节目,博得日本友人好评,观众达万余人。2006年农历六月初六,保靖县举办了首八峒中华土家族先祖八部大王故里祭祀大典,湘鄂渝黔四省市万余名土家族人共赴祭祖盛会。2012年春节团拜,保靖县委、县政府于农历正月初二在县城开展了万人摆手舞活动,不仅丰富了群众的节日文化生活,更将摆手舞的保护、传承推向了新的。 饱含感念祖先之情和深藏丰收期望的保靖调年摆手薪火递续,没有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