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医学巨匠孙思邈

高明见 孙思邈,南北朝至隋唐间著名道士、医药学家,于阴阳、推步(天文历法)、医药无不善。孙思邈所著之《备急千金要方》第一卷提出“大医精诚”的思想,是论述医德的一篇极重要文献,为习医者所必读。其中认为大医必须具备两个品质,第一是精,即要求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习 medicine 之人必须“博极 medicine 源,精勤不倦”。第二是诚,即要求医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以“见彼苦恼,如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策发“大慈恻隐之心”,进而发愿立誓“普救含灵之苦”,且不得“自逞俊快,如射名誉”、“恃己所长,如经略财物”。以其崇高 medical 德,被后世尊为“药王”。

《旧唐书.孙思邈传》记载:“孙思邈,京兆华原(陕西耀县)人也。七岁就学,一日诵千余言。弱冠,便谈庄、老及百家之说,加以释典研究。洛州总管独孤信见而叹曰:‘此圣童也。但恨其器大,不适小难为用也。’周宣帝时,思邈因国家多故,便隐居太白山中修行。一日,与国子博士职位相授,但因病辞谢。当时,他曾对亲友说过:“五十年后,有圣人出世,我将助他济困。”果然,在太宗即位后,他被召入宫廷,却因为容颜甚少而被皇上赞美。

显庆四年,他再次受到皇上的召见,并被拜为谏议大夫,但仍坚持辞让。在这一段时间里,他与当时知名的文学界人物如宋令文、孟诜、卢照邻等保持着师生关系。此外,《旧唐书》还记录了关于他的年龄和寿命,其中提到他自称开皇辛酉年出生,而乡里的人则称他数百岁,这引起了关于他的真实年龄的一个古老谜题。

尽管如此,《旧唐书》的记载在某些方面存在矛盾,比如提到开皇辛丑年却没有辛酉年的记录。这意味着如果按照史料中的日期计算,那么孙思邈应该是在公元541年出生的,而非公元581年的情况。如果按照这个时间线来看,那么他能看到魏征等历史人物并提供帮助,这对于理解他的生命轨迹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然而,无论如何评价,都不能改变的是孙思邈作为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道士,其贡献和影响深远。他撰写了许多著作,其中包括《千金方》、《福禄论》、《摄生真录》以及《枕中素书》,这些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宋徽宗的敕封下,他被尊称为妙应真人,并在道教中成为九天采访三界药王天醫、大圣等头衔之一。